资讯首页  财富故事 创业报道 创业榜样 创业政策 网络创业 理财课堂 创业手册 创业项目 前车之鉴 资本动态 学生创业

身在哈佛就要变得更优秀

作者: 时间:2020年05月08日 信息来源:

   哈佛的人都是自信满满的

 
  自信心的培养,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它比知识的积累更重要。自信心是人生成功的第一秘诀,成功的硕果不会结在缺乏自信心的树上。
 
  世界上有无数的失败者,都是因为他们没有坚强的自信心,他们对事情缺乏果断的决策能力。其实,他们体内明明包含了成功的因素,却被自己硬是驱逐出了自己的身体。无论你陷于何种穷困的境地,一定要保持你那可贵的自信力!你那高昂的头无论如何不能被穷困压下去,你那坚决的心无论如何不能在恶劣的环境下屈服。你要成为自信的主人,而不是自卑的奴隶。
 
  身在哈佛就要变得更优秀
 
  为什么那么多聪明灵慧的大学生挤破了头、拼了命也要进哈佛大学?
 
  看一看从哈佛大学走出来的人,一切就都明白了。哈佛是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人才基地,在美国两百余年的历史中,有八位总统出自哈佛,参议院、众议院之中的政治家更是不可胜数;除了政治人物,在经济、社会、法律、艺术、学术等各个领域中,都有哈佛培养出的引领风骚的人物。单就诺贝尔奖一项,哈佛是全世界所有大学中获奖最多的,绝大多数国家的学术力量都无法与哈佛相比。
 
  哈佛商学院的学生一直是华尔街的抢手货,学生还在学校时,聘书就早早在握。名满美国的那些大法官和大律师很多都是出自哈佛法学院。当然,哈佛还有一批对美国价值和人文精神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思想巨擘,如爱默森、威廉·詹姆斯、桑塔亚那、梭罗等,哈佛的精英群体历来是美国社会最具主宰性的力量。美国人通常会说“先有哈佛,后有美利坚”,与其说是哈佛的历史早于美国,还不如说是哈佛创造了美国,是哈佛的精英们主宰着美国的成长。
 
  比尔来自美国新墨西哥州一个小镇,他是镇上唯一考入哈佛大学的男孩,亲友都为他能有幸到哈佛深造感到自豪,比尔也对自己充满了自信。可是一进入哈佛校园,比尔却有了一种深深的自卑感,为什么呢?因为他面对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高手和精英”,个个都有很厉害的特长、个个都充满自信,在班级里也不乏一些马术表演冠军、小提琴演奏家、橄榄球队队长、出版过几本专著的作家等多才多艺的学生。比尔感觉自己在原来小镇上拥有的光环一下子消失了。他甚至还为自己的身材和相貌感到自卑。
 
  但是,这种情绪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因为他很快又为自己树立了自信:“我相信,哈佛大学招收的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既然哈佛大学录取了我,说明它对我充满了信心。我有能力让哈佛录取我,就一定有在这里追求成功、实现自我的能力。”
 
  伊莉莎是一位来自英国的女学生,在她准备起程到哈佛大学前,她同乡的人特别是她的同学,都为她能到哈佛上学而感到无比自豪,她自己也庆幸能有这样好的一个机遇。可是,到哈佛后,伊莉莎的兴奋劲还没有过去,就有一种自己越来越糟糕的感觉。她在哈佛大学过得一点都不快乐,可以说是很辛苦:她上课有时候听不
 
  糕的感觉。她在哈佛大学过得一点都不快乐,可以说是很辛苦:她上课有时候听不懂,说话还带土音,许多大家都知道的事她却一无所知。她长相一般,身材瘦小,多年以来唯一的精神优越感就是她的学习十分出色。可眼下,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学林高手”,她已再无优势可言。这彻底打破了她多年的心理平衡点,使她陷入了空前的自卑和焦虑中。
 
  比尔·盖茨在刚刚进入哈佛后为自己的数学天赋和成就而自豪,但不久之后他就发现,在群英荟萃的哈佛大学,竟有人比他还有数学天分,这曾使他甚感沮丧,从此他把研究的方向转入了计算机领域。
 
  ……
 
  从这些例子你就会看出,在不同的压力环境下人的自信度是不一样的,一个人往往无意中会把自己放在所处环境中,通过自己与他人比较而获得对自我的评价,从而产生自卑或者自信。在哈佛也是如此,从曾经的地方骄子,到毫无优势的隐形人,这样的变化往往会给哈佛新人带来较大的心理落差,产生自卑感。但是哈佛人毕竟是哈佛人,假如还没有尝试就先被自己打败,这样的人是不配进入哈佛的,所以,他们每个人都会自觉地把自卑的压力变为行动的动力,“赶快追上来,一定要变得更优秀”就成为他们的座右铭,人生新的起点就这样开始了。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很多哈佛人会意识到,有时候你永远无法超越别人,或者说,你不可能比所有的人都优秀,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兴趣、方向、目标,大家努力、成长的方向是不同的。因此,他们要思考的问题就不再是
 
  在与别人的比较中如何让自己胜出,而是要认清自己,找回自己,独立地发展自己。当一个人不再与别人比较,而是自己与自己比较,把自己的过去与现在比较的时候,这个人就有了更坚强的自信;当一个人不是把比别人更优秀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而是把个人自我价值与理想的实现作为人生进步的动力时,这个人就有了更为真实的自信;当一个人不再以别人作为参考来评价自己,而能够客观地、理性地看待自己,能够在肯定的评价中获取积极的动力,在否定的评价中拥有自我修养的意识的时候,这个人就有了更成熟的自信。
 
  其实,不管是哈佛人还是其他人,每个人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关键是个人的素养能够帮助个人对自己、对人生的认识达到一个怎样的程度。唯有那些肯不断进取、追求卓越的人才会因不停止思考而接近真理,最终成为真正自信、成功的人。
 
  文章来源: 《哈佛凌晨两点半》 作者:李上卿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建议。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0人
  • 0人
最新文章
版权和免责声明:
1.凡注有“浙江民营企业网”的文章,均为浙江民营企业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2.未注明来源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章,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认为文章有可能损害您的利益或知识产权,请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About zj123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建议留言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资讯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传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国电子商务网站百强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监网监

浙ICP备11047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