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管理学院 人力资源 战略管理 生产管理 经典案例 企业文化 财务管理 营销管理 领导艺术 信息化 管理茶座

李白说:组织行为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作者: 时间:2020年03月24日 信息来源:

   李白说《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以泰勒、韦伯和法约尔等为代表,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理性模式。

 

  古典管理理论,又被称为古典科学管理理论。侧重于研究基层的作业管理,通过对工作方法的科学研究来改善生产效率。泰勒开创了科学管理的先河。

 

  美国的泰勒有许多追随者,比如甘特,设计了生产计划进度表(甘特图),提出“计件奖励工资制”。

  吉尔布雷斯在动作研究和工作简化突出贡献,其夫人第一次使用“管理心理学”。

 

  法国的法约尔,“管理过程之父”,站在高层管理者角度研究整个组织的管理问题,提出一般管理的五大职能及管理的十四条原则,从管理职能、原则的角度研究整个组织的管理问题。

 

  德国的马克斯 韦伯 ,组织管理之父,研究了国家和教会的管理,认为高效率的组织应该是较正式的组织----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古典科学管理理论的局限:

 

  1、把员工看成是“经济人”;

 

  2、强调独裁式管理,

 

  3、把组织看成是封闭的系统。

 

  第二阶段:

 

  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以梅奥、麦格雷戈等为代表,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社会性模式。

 

  梅奥 “霍桑实验”,生产效率不仅受物理和生理因素影响,也受社会和心理因素影响。相对于传统的科学管理理论,人缘人际关系学说的新观点,主要是。只有把人当作社会人来看待,而不是完全理性的机器人看待。

 

  麦格雷戈:提出X理论和Y理论, X理论与传统观念相近,管理者认为员工是消极被动的,只有通过严格监管、严密控制,才能提高效率。Y理论与之相反,认为员工愿意主动承担责任,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有很好的创新能力,可以很自然地将工作做好,对目标的执着来自于获得成就的情感回报。

 

  具有创造性革新意义,改变了以往的传统管理理念,把人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对象纳入组织管理,开创了研究人的社会需要、心理情感等因素对工作效率影响的先河。

 

  第三阶段:

 

  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以费德勒等人为代表,把组织看成是开放的模式,从原来的封闭观念转向开放观念是一大进步。

 

  费德勒模式 “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式”,认为任何领导形态均可能有效,其有效性取决于是否与所处的环境相适应。把影响领导风格的环境因素归纳为:职位权力、任何结构、上下级关系。

 

  加拿大 豪斯:提出路径 - 目标 理论。认为 领导是一种激励部下的过程,领导方式止呕适用于不同的部下和环境时,才是有效的。该理论核心有效的领导既要帮助下属充分理解工作目标,又要指明实现目标的路径。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由赫西 和布兰查德提出,他们认为下属的的“成熟度”对领导者的领导方式起重要作用。所以,对不同“成熟度”的员工采取的领导方式有所不同。

 

  第四阶段:

 

  20世纪70年代至今,综合前三个阶段之所长,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性模式,要求把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转变到社会文化这一更深的层次上。

 

  日本发展迅速,对企业文化的研究进入繁荣时期,20世纪80 90年代也被称为管理的企业文化时代。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0人
  • 0人
最新文章
版权和免责声明:
1.凡注有“浙江民营企业网”的文章,均为浙江民营企业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2.未注明来源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章,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认为文章有可能损害您的利益或知识产权,请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About zj123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建议留言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资讯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传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国电子商务网站百强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监网监

浙ICP备11047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