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经济热点 民营经济 浙江股市 区域发展 专业市场 企业动态 统计数据 浙江产经 浙江楼市

法门:商品价值本质和价格泡沫

作者: 时间:2019年12月04日 信息来源:互联网

   法门:商品价值和价格泡沫

 

 一、 价值本质

  探究商品价值的本质,只要着眼于社会合作关系,将价值作为人的社会合作效用,即人们建构社会的经济合作效用,就很容易解开其中的谜团。

  我们先从人类的劳务合作开始分析。

 
1、简单的劳务合作

  几乎每个人都熟知关于筷子的比喻:一只筷子容易折断,一把筷子坚韧无比。将筷子比作人,一把筷子绑在一起好比个人组成社会。假设“筷子们”订立契约,将筷子绑成杠杆去撬开藏宝洞大门,然后根据筷子粗细的不同所带来的撬力大小的不同,确定每根筷子对所得财宝的分配比例,如果洞内财宝多,每根筷子就得到更多,反之较少。

  这是一个社会合作关系,其中的分配比例,是根据每根筷子(每个人)产生的合作效用,在所有筷子(所有人)的合作效用总量中的占比确定的,再对应取得实际成果中的不同占有量。这是最公平的做法。以撬藏宝洞为例,假设总共起获黄金1000盎司,其中某人的个别效用占总效用的5﹪,于是这人按照它的效用占比分得黄金50盎司。用数学关系式表示,即:50盎司黄金(效用占量)=1000盎司黄金总量×5﹪(效用占比)。

  人类简单的劳务合作,在完成工作后论功行赏,都是以出力为标准,也即按照能够用物理计量单位统计的劳动量,确定合作效用量的占比,再分配成果或给予报酬,这也是社会合作效用作为价值本质和酬劳依据的原始形态。其中确定价值份额的要素是合作效用的占比,我们将它称为“价值占比”;而依据价值占比从收获的总量中分出的部份,我们则将它称为“价值占量”;三者关系是:

  价值占量=价值总量×价值占比

2、复杂的劳务合作

  文明的进步必然带来合作方式的复杂化,但也使统计合作效用的物理计量方法遭遇困境。

  比如一组人员建立金矿开采、冶炼及饰品和器物加工的经济合作组织,人们根据自己的特长分别从事管理、协调、技术、工艺、以及流程操作和后勤服务等不同工种,其中劳务的体力和脑力的运用没有统一类型,力量、技术和艺术的性质差别很大,无法用简单的物理标准如“千克”、“焦耳”这样的计量单位计算效用,任何具体标准都远不能涵盖其他多种劳务方式的效用特点,也无法提炼出用于判断合作效用的共同要素(参见《法门:荒诞无比的抽象劳动》),这是古今价值提炼论者头痛不已的问题。

  令人宽慰的是,几千年来社会合作的实践者反而没多少困惑,人们往往只需凭借模糊概念、直观感觉和参照性指标,如用事务的重要性程度和技术难易程度衡量劳务作用,用工作时间替代劳务量,通过大概性的评判取得普遍认可,确定人们的社会合作效用和报酬。这个办法一直被有效地使用着,尽管不同工种在相同劳动时间中的作用和消耗存在差别,而且管理、技术、艺术和高危工种或者天赋和异秉也不是劳动消耗可以衡量的,但一般来说,只要让人感到大致公平、能服众,类似于取得公约数即可。这又象民主政体的国家选举政府领导人,达到一定的票数就是选举成功,不必一致通过,众人一般都会尊重和接受选举结果。

  这种确定社会合作效用的方式之所以可行,是因为它的评判标准避开了无法对劳务要素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窘境,而是采用了超越一切劳务内容和形式的重要性排序和效用占比的评判方法,是人择标准倒判劳务内容。因此劳务中的管理、技术和高危等工种因其权重、机要或风险等因素往往报酬比较高,低智能且无关紧要的蛮力工种报酬较低。孟子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此话虽因等级歧视嫌疑常遭人诟病,但也客观反映了自古以来人们对不同性质的劳务所作的重要性排序。

  将重要性量化成效用占比并与一定的成果或预期相乘,得出效用占量,就可完成每个人合作效用的评价。所以我们看到,在超大型现代企业中,那些并非股东的高管年收入可达千万美元,中层管理者和高级工程师达百万美元,基层技术人员和蓝领则是数十万至数万美元不等。这些人相互间并无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收入总体水平的高低决定于企业效益,但收入的差异并非取决于劳动消耗、或对特定劳务需求的一时心理的边际效用,而是来自于重要性占比的理性评判与成果或预期的结合,是社会合作效用大小的差异,这就是复杂劳务合作的价值本质所在,即:复杂劳务合作的价值,同样是人的社会合作效用。

 
  3、商品交换

  价值作为人的社会合作效用,在劳务合作中非常明显,但在商品交易中的定价是否也是社会合作效用的体现呢?

  为了将劳务合作与商品交易进行比较,从劳务合作的模式中提取关系要素用作观察,可得以下流程内容:

  个人劳务付出 → 劳务合作和确定效用 → 获利分配

  再提取商品交换模式的关系要素,有以下内容:

  合作者提供商品 → 市场交易和定价 → 换得其他商品

  将商品交易和劳务合作的流程要素进行概括,它们的同属是:

  合作者物的付出 → 建立合作方式和进行效用评判 → 回报

  此即以利益为目标的社会经济合作的基本模式。

  逐项比较商品交易和劳务合作的要素,更能看清它们的异同:

  ①、合作的交付内容:劳务合作中,合作者付出自己的劳务。商品交换中,合作者交付自己掌控的商品。

  ②、合作方式和目的:劳务合作的方式,是在特定目标的合作项目中,合作者分别承担不同性质或不同量的劳务,达成合作目标。在商品交换中,合作者进入市场进行交易活动,完成商品流通目的。

  ③、获取利益。劳务合作的获利分配或报酬,根据对劳务效用的评价获取。商品交换中的定价即是确定合作效用,据以换得其他商品。市场交易区别于孤立的交换,在于商品价值接受社会评判,纳入社会价格体系和货币体系,使每一次市场交换成为社会合作整体的组成部分,受整体的规约,反映出在整体合作中所占的效用份额。

  可见,商品交换和劳务合作虽然形式不同,但都属于建构社会的经济合作行为,因此商品交易也必然存在合作效用的本质内涵。

  在商品交易过程中,定价(确定合作效用)所面对的现象比复杂劳务合作羼杂更多。广义的商品囊括了物品、劳务和知识产权的全部,其中各种类商品的使用价值千变万化,无统一特性。而市场交易者的价值观念又多种多样:包括投机取巧的边际效用论者、花岗岩脑袋的劳动价值论者、唯利是图巧取豪夺的资本家、不顾一切狠命砍价的无产阶级等等,饱汉和饥汉同时登场、禁欲者和纵欲者轮番上阵,节俭主义、消费主义、古典风尚、现代潮流、本土民俗、外来民风等生活观念和消费倾向各有拥趸,均对社会需求和经济结构产生作用或影响,但却完全没有统一的价值标准,不可能对形形色色的成本结构、使用价值以及生活目标和愿望进行个别到一般、具体到抽象的提炼,纠结其中永无答案。

  对此,市场的常规决断方式却很简单,不论商品多么奇葩,也不论交易者的头脑中装了多少奇思妙想或妖魔鬼怪,任由人们按各自的出价讨价还价,或按各自的目标引导消费甚至“钓傻”,只要有交集即可交易,形成交换价值。交易者不用深究交换价值代表什么意义,市场也从来不要求交易者先弄明白价值的实质再做交易,市场磨合可以自动综合人择标准,形成完整的价值体系。

  因为,建构社会的组织结构和一般化社会需求,会使人们的选择带来经济结构的一个基本格局,就象有机体的整体和局部器官的关系与布局,加上众多个性化选择,形成完整的行业结构,结合生产条件、供应条件和需求倾向等影响供求关系和价值的因素,最终在市场中自动形成价值总量和确定各种商品的重要性排序、效用占比和对应总量的效用占量。这个过程是人择标准的博弈、妥协与交合,具有典型的人择原理特征。

  不仅如此,市场运行中的政府干预,同样体现着人择原理的价值本质。虽然在劳动价值论等价值既定主义看来,这仅仅是控制和调节价格的行为,且在古典自由主义看来是违反经济规律的不当干扰,在新自由主义那里也是要尽量限制的外力;但政府干预的宏观布局和纠偏作用,凸显有效性、合理性、并对价值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本质特征。政府对经济作宏观把控,优化经济结构、调节供需关系、维护市场秩序,并当经济活动相关的社会生活和自然条件出现突发事件、突发灾难、重大变故或者严重非理性消费偏向,可能破坏经济结构和良性循环的经济关系时,通过限价、提价或金融调节等行政措施起到维护和纠偏的作用,这是人择意志的最高体现。这在一些人看来是违反经济逻辑和价值本质的行为,其实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与自由机制配合,形成市场的双机制模式,维护价值体系的健康。

  在成熟的市场中,商品交易和劳务合作都是社会经济合作整体的组成部分,物品、劳务和知识产权均纳入统一的价值体系中定价,确定所有商品的价值占比和占量。

二、 价值占比、价值占量和价格泡沫

  这一节分析商品价值和价格泡沫的宏观变化规律,当我们确定了商品的价值占比和价值占量的概念后,这个规律即显而易见了。

  商品的“价值占比”是单位商品或种类合计或行业的价值量,在社会经济的价值总量中的占比。“价值占量”是指特定价值占比在价值总量中对应的价值数和实际商品数量,用货币单位表示价值数即通常所说的单位或种类合计的“商品价值”,如10000美元、5000日元等。商品价值与经济总量和价值占比的关系即为:

  商品价值=社会价值总量×价值占比

  (这个关系式可以转换成GDP模式,以方便实际运用。即:

  行业(或商品)GDP占量= GDP总量×行业(或商品)GDP占比)

  在这个关系中,商品价值增减变化的宏观规律浅显明了。

1、价值总量增减带来的商品价值的改变。

  在价值占比和价值总量的关系上,占比不变而总量增加,该占比的价值占量随之增加;反过来,占比不变而总量减少,该占比的价值占量随之减少。参见图一

  图一解释:色彩部分代表价值总量和行业价值占比,从左图到右图,小圆、中圆和大圆的变化,代表价值占比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总量(色彩)扩大,行业价值占量的变化成正比,即随之增加。

  原因是,在增长方面,人口增加、商品生产的种类和规模的扩大、以及消费流转速度的加快,都促使总体经济规模扩大,因而有更多的资金支撑和扩大需求,带来商品价格上涨和销售量的扩大,行业盈利增加。

  在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具有长期增值潜力的商品,因社会经济规模的扩大,价值占比缩小了,但价值占量却增加了,如贵金属、房地产和劳务的单位价值,用百年和千年的尺度观察,这些商品一直在涨价,而千百年来商品的种类和规模都大幅度增加了,包括贵金属、房地产和劳务的总产量也都巨大增加,因而它们的单位价值占比大量缩小,但与此相反,它们的单价(价值占量)反而一直上涨。这些的具有长期增值趋势的商品,并非前期的较低价脱离了真实价值,而是较小的经济总量决定了商品只有较小的社会合作效用,也即只有较低的价值;经济总量的增加带来社会合作效用即价值的上涨,与不同总量相对应的价格都是真实价值的反映,增加的价值量即是经济总量增长带来的水涨船高。

  反过来如果全世界经济总量暴跌,人口规模锐减,跌到一个小国的水平,全球数千吨黄金也可以变成白菜价,严重过剩的房地产也会变得和青菜萝卜同一档次,这不是价格偏离了价值,而是它们相关的社会合作效用暴跌了,是社会经济合作规模严重萎缩后的真实价值的体现。

2、直接的占比变化带来价值量变化

  在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因经济结构的调整、消费倾向的变化、供给的增减等原因,引起价值占比变化,带来价值占量的变化。参见图二:

  图二解释:图中三个同样大小的圆代表相同的经济总量,不同色彩代表不同行业的价值占比和占量,从左到右,随着经济结构等因素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在相同产品结构和总量的前提下,一种行业的价值占比扩大,意味着其他行业的价值占比和占量的缩小,亦即通常所说的价值量的缩小。

  比如某些国家在前一时期推行房地产的公有制,各行各业生产用房和居民住房按计划调配划拨,此时房地产价格低廉。而后一时期改制成私有化,生产和生活用房需从市场上购买,引起了房地产行业市值暴涨,其他行业价值占比缩小。只是大部分人不清楚,在商品生产的结构和总量不变的前提下,房地产的价值暴增,等于大量地掠夺了其它行业的财产价值。

 3、价格泡沫

  价格泡沫是商品价值占比的虚增。具体来说,即是在社会价值总量缩小、不变或增长缓慢的条件下,在产业结构和消费的良性循环过程中,由于过度预期、过激需求、虚假信息和错误判断等不实因素造成的部分商品价值占比的虚增。其现象的一般特征是社会经济总量不长,行业价值占比大涨。

  按照价值占比和占量的变化内容为标准,引起价格泡沫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①、价值占量的过度预期造成价值占比的虚增。

  这种情况因有明确的价值占量预期,透支未来的主观意识强烈,所以实现这种虚增的方式一般是通过稀释货币、增加流动性来达到目的。比如夸张的房地产涨价预期造成房价暴涨,使房地产价值占比的虚增,其它行业价值占比缩小。参见图三:

  图三解释:其一,左图中间的小圆代表各行业原来的价值总量和价值占比。该图黄色突出部分,代表某行业的价值占量,在两个外圆代表的总量增长预期中的份额,且在商品生产的结构和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即价值总量不变的条件下),已经虚增在了实际价格中。其二,中间图形是左图的核心内容,是预期型虚增的标准图形,我们把它称作“任某强主义图标”。其三,右图是黄色部分代表的虚增的价值占量,在价值总量不变的条件下,改变了各行业的价值占比,造成黄色代表的行业价格暴涨,其他行业价格锐减。

  ②、直接改变价值占比造成的虚增。

  这种情况包括非理性的过激需求、虚假信息错误判断等原因造成某些商品价格暴涨。比如传言某些食品、药品有神奇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或传说某大公司获得巨额盈利,使相关商品或股票价格暴涨。这种虚增的实现方式,一般是通过压缩其他商品开支,增加对象商品的价值投入达到目的。但一些原本具有大占比的行业或企业的价值虚增,必然以增加流动性的金融行为支撑泡沫。参见图四:

  图四解释:左图代表正常的行业价值占比,右图是黄色代表的行业出现巨大的价值占比虚增,黄色加条纹部分代表虚增的量。

  现实中,当某种商品价格泡沫出现时,常常既有价值占量暴增的预期,又有改变价值占比的直接要求,只是不同情况偏重不同。而配合价格泡沫的金融手段往往是增发货币、增加流动性和投资调整并用。

  ③、价格泡沫引起的后果

  一些不产生重大影响的小商品出现价格泡沫,通常只需人们少许增加或调整开支即可应对,且当这些商品的价格泡沫破裂时,只对少数经营者产生影响,对大众没有大的影响。如大豆和姜蒜的“豆你玩”、“蒜你狠”和“姜你军”等价格泡沫的产生与破裂,不引起经济危机。

  但一些在经济中具有较大占比的行业,泡沫暴涨立即带来价格占比畸形膨胀和其他行业的价值萎缩,且一旦发生交易流转,买方必须大量调整和压缩正常开支,引起其他行业的进一步萎缩。面对超级泡沫,即便砸锅卖铁、四处举债甚至关闭实体、出售全部家当也难以支撑,发展下去必导致实体经济步入整体萎缩的境地。一旦过了极限,泡沫破裂,对经济是毁灭性的。参见图五:

  图五解释:从左至右,前三个图形代表社会发展和经济总量扩大的过程,贵重商品涨价,行业增值。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贵重商品不断涨价,都属于价值增长的正常现象,但随着总体经济发展的停滞,前期的涨价给后期价格泡沫的暗中膨胀制造了假象,使人误以为仍是正常涨价。后三个图形代表总体经济停止增长后,某行业泡沫出现、扩大至泡沫破裂,经济总量萎缩,价值坍塌,回归小规模正常价值占比的过程。

  比如:原先房地产的价值占量是10万亿,在100万亿价值总量中占10﹪,即:10万亿=100万亿×10﹪。随后,由于人们预期未来房价将不断暴涨,在房地产实际存量不变的前提下涨价,房地产价格在原先的基础上价格增长100万亿,使房地产价值占量变成110万亿,累计社会总量变成200万亿,房地产占比变成55﹪,即:110万亿=200万亿×55﹪。在商品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将10万亿房地产价格提高到110万亿,等于压缩了其他行业的价值占比和占量,若以房地产原来的10万亿为基数,就是把其他行业价值占量压缩到8.1818182万亿,相互间的关系变成:10万亿=18.1818182万亿×55﹪,其中其他行业从原来90万亿压缩到8.1818182万亿,仅仅这一步就完成了财产大挪移,造成其它行业的重大损失。如果再发生购买房地产的交易流转,必造成实体的死亡萎缩,因为其它行业仅剩的资产价值用于购买房地产只能顶个零头,因而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即便增发货币有钱可贷,也必然是次贷,根本无力归还,最终等待房地产和其他实体经济的结局是泡沫破裂导致的经济大崩溃。

  我们通过史上多次发生的价格泡沫引起经济危机的事实可以看到,人们总是忽视的一个重要事实,是商品的价值占比和社会行业结构有密切关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其行业结构象一个有机体,头部、躯干、四肢和内脏各有不同的重要性占比。作为商品,其代表的合作效用首先是结构效用,即各种商品在社会结构中的功能效用,这是价值的基本面,然后加上消费倾向和供求关系变化的因素,形成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价值结构,且具有相对稳定的模式和状态,任何行业都受到模式的约束,不可能无限暴涨。

  我们只需看一下社会行业分类,就可对各行各业的组织结构和价值占比的份额限制有感性认识了。以下来自百度收索—行业分类:

  保险业、采矿、能源、餐饮、宾馆、电讯业、房地产、服务、服装业、公益组织、广告业、航空航天、化学、健康、保健、建筑业、教育、培训、计算机、金属冶炼、警察、消防、军人、会计、美容、媒体、出版、木材、造纸、零售、批发、农业、旅游业、司法、律师、司机、体育运动、学术研究、演艺、医疗服务、艺术、设计、银行、金融、因特网、音乐舞蹈、邮政快递、运输业、政府机关、机械制造、咨询。

  把这些行业的整体比作人体,那么房地产应该算人体的哪一个器官?有人认为是“算臀部”,因为休闲时坐着和躺下都要臀部的支撑和调节,象家的作用。但也许比作臀部是抬举它了,可能它只是脚板而已。

  • 0人
  • 0人
最新文章
版权和免责声明:
1.凡注有“浙江民营企业网”的文章,均为浙江民营企业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2.未注明来源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章,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认为文章有可能损害您的利益或知识产权,请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About zj123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建议留言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资讯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传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国电子商务网站百强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监网监

浙ICP备11047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