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以深入开展“转型升级加速年”活动为抓手,以“四大一降”:即打造大平台、发展大产业、推进大项目、培育大企业、推动节能降耗为突破口,全力加速工业经济转型升级。1至5月,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92亿元,同比增长25.8%;销售产值957亿元,其中新产品产值220亿元,增长34.4%,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久立特材”是我市金属管道与不锈钢产业的龙头企业之一。日前,“久立特材”与国家核电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签约,共同合作开发AP1000系列核电蒸汽发生器用U型管国产化,这标志着我市企业已开始涉足国内最高端的核电领域。
国家核电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副院长顾国兴表示,蒸发器用的核接管研发生产有很大难度,“久立”能抓住机遇,在于企业有长远的眼光,也基于企业通过引进和自主研发,相继开发出了“超超临界管”、“镍基合金油井管”等可以替代进口的不锈钢高端产品,使企业拥有了进军该产业的勇气与实力。
无独有偶,永兴特种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的不锈钢长材生产基地项目在近日建成,也使企业大大增强了生产高端不锈钢产品的能力。预计项目达产后,企业可实现年销售收入42亿元、利税5亿元。
今年,随着“转型升级加速年”的深入开展,我市分别制定了生物医药、新能源、装备制造、金属管道与不锈钢、特色纺织、木地板六大重点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增强产业发展竞争力。同时,加快实施百项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推进、百项工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建设等工作,加快推进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壮大企业实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与此同时,为增强产业发展和项目落地承载力,我市在原有工业园区(功能区)的基础上,推进临沪工业区、临港产业带、临杭工业区等规划建设,为引进大好高项目夯实平台基础。并利用节能降耗的倒逼形势,强化对企业转型引导,通过推进节能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新能源推广应用等,确保完成“十一五”单位GDP能耗下降20%。
项目推进、产业培育、平台建设和节能降耗的多管齐下,使我市工业经济转型步伐明显。据统计,1至5月,全市新开工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69项,投资200.88亿元。5月我市新建投产符合规模以上工业入库条件的企业达41家,41家新增企业1至5月完成产值6.56亿元,拉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0.8个百分点。至5月末,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357家,增强了转型升级牵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