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浙商追踪 浙商档案 浙商谋略 浙商传奇 巾帼风采 浙江商会 IT精英

陈保华的“唇齿观”

作者:刘绍翔 时间:2010年05月17日 信息来源:台州日报

    5月14日,在台州市第二届慈善大会上,华海药业董事长陈保华又以个人名义捐了430万元。这对刚满50岁的陈保华来说,捐款已成为他办企业外的一项“业余爱好”。

    翻开他的“捐赠记录表”,从1997年为临海一家小学改造捐出10万元后,18.8万元、46万元、55万元……此后的每年,陈保华都要定期和不定期向外“撒”钱,而且数额越来越大,捐助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一路算来,陈保华和他的企业已捐资近3000万元。

    与此同时,陈保华的企业也从1989年在临海汛桥的一个生产队里花2万多元租赁的一排灰砖房、12名工人开始,做到了目前在美国、上海、临海等地设有11家分(子)公司、员工达2800名、2009年实现9.25亿元销售收入的大型制药企业。

    日前,陈保华接受了本报的采访。对于自己的捐款,他并不愿意过多的宣传。他认为,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唇齿关系。这也促使他几乎从白手起家发展到现在拥有数亿元资产时,一直关注社会,尤其是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

    一面“忆苦墙”

    陈保华有一面“忆苦墙”。

    这面墙正对着他的办公桌,挂满了十几幅令人心酸的图片。有瘦骨嶙峋的老妈妈背着柴行走在山路上、有被抛弃的孤儿正在捡食路边剩饭……

    同样作为一位穷苦人出身,他说,每次在办公室看到这些图片,就会给他心灵上的一种警戒,让他忘不了社会上那些仍生活贫困的人群。

    “我以前也过得很穷很艰苦,我深知贫穷地区和人群多么需要帮助,苦难对他们影响有多大。”正如陈保华所说,帮助一位上不起学的孩子并不仅仅是几千元的学费问题,更关系到孩子一辈子的荣辱,很有可能通过上学,这位孩子能成为国家的栋梁。正是这种“忆苦精神”,让他在办企业时既成为了一位企业家,又成为了一名慈善家。

    2002年,成立“台州市华海教育资助基金”,每年出资10万元资助100名中小学生直至完成中学学业;2003年,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捐助100万元药物、2007年,冠名设立2500万元助学基金,每年出资100万元资助百名中小学生直至完成中学学业;2008年向汶川灾区个人捐赠现金150万元,并带领公司为灾区捐赠100万元现金及价值100万元的药品。

    发自内心的慈善,使得陈保华对十几年来众多捐赠场景已经记不清楚。但令他感到欣慰的是,很多年前他资助的一位孩子,不仅考上了北京大学,而且正在硕博连读。陈保华说,在读完这位孩子给他的来信后,总能让他想起自己一路走过来的“酸甜苦辣”。

    一种大慈善情怀

    捐赠可能是帮助他人的一种最有效方式,但这只是陈保华慈善情怀的一部分。

    对于已经拥有一家大型制药企业的他来讲,这种慈善情怀还包括对当地环境的保护、职工权益等的关注。

    “20年前,是这里给了我土地,让我盖起了厂子,我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当地发展起来。”陈保华说,除了每年拿出一笔钱资助周边农村修路造桥外,作为一家企业在致力于药品生产的同时,还要把环境治理放在企业的首要位置。

    “我不能让人骂我光顾着赚钱,污染了环境对不起子孙后代。”陈保华说,创业之初,即使生产规模小,但要达到污水排放国家标准,需要采用PW过滤膜。当时只有美国、日本能生产,价格比同等重量的黄金还要贵。“该花的钱就要花,哪怕亏钱也要用环保做后盾。”事实确实如此,前几年华海公司在川南的新厂区建成,一年只有1000多万元销售收入,但环保设施已经投了3000多万元。

    而对于员工的关心则体现出陈保华细腻的一面。即使到现在,在条件允许下对于每位生病的职工他都直接去看望,对于食堂卫生他仍坚持去检查。对此,作为陈保华的总经理助理的王善金开玩笑地说,他很羡慕基层员工,“每次出差都招待得很不错,而自己跟着陈总出差时,他干脆就带着我在外面买几个包子吃。”

  • 120人
  • 0人
最新文章
版权和免责声明:
1.凡注有“浙江民营企业网”的文章,均为浙江民营企业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2.未注明来源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章,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认为文章有可能损害您的利益或知识产权,请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About zj123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建议留言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资讯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传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国电子商务网站百强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监网监

浙ICP备11047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