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信心赛黄金,随着金融危机阴影逐渐淡去,台州工业企业发展信心十足,对未来又变得乐观起来。
来自市统计部门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市工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和景气指数分别为145.6和144.8,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近42个点和33个点,稳定处于景气区间。
“跟去年同期比,两项指标明显大幅上升。”市统计局企业监测处处长郑林平说,这说明,随着企业家发展信心增强,我市民企未来发展趋势正向好的方面发展。
工业企业信心和表现在全省可圈可点
我市对工业企业老板开展信心指数和景气指数调查,始于1998年。
“每次,我们都要花1个星期左右,对全市200多家企业分50多个项目进行调查,目的是监测整个工业企业运行态势。”市统计局工作人员于超说,从一季度情况看,无论是企业家信心指数还是企业景气指数,两项指标均居全省前两名。这说明,历经金融危机洗礼,台州民企又恢复往日的生机和活力。
印证于超判断的,还有以下两组数据,对当前行业总体运行状况持“乐观”态度的企业家,高居51.6%。相反,持悲观态度的,仅为6.1%。此外,还有近半数企业家认可企业目前经营状况,不认可的仅为5%多一点。
乐观前景下含隐忧
“圆钢,同比涨20%;薄铁板材,同比涨30%……”提起民企的发展隐忧,玉环汽摩配件协会秘书长胡士亮,把工业原材料的上涨列为了首位。
来自市统计部门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工业企业原材料及能源购进价格景气指数仅为53.9,虽较上季度微升2.2点,但仍处于较为不景气状态。其中金属类原材料的价格大幅波动对工业尤其是机械制造业冲击较大。
民企发展的另一大隐忧,是生产成本的上升。玉环水暖阀门协会理事长杨延才说,今年由于民工荒,工人工资普遍上调。拿水暖阀门行业来说,基本上调了15%以上,这对利润本来就薄的阀门业来说,负担不小。
原材料涨价、工人工资上升……种种压力之下,我市企业盈利压力增加。一季度,工业企业盈利变化景气指数为131.1,虽与去年同期相比仍有54.5点的大幅提高,但较上季度回落了9.7点。“台州民企今后走势,仍值得关注。”市统计部门一位负责人说。
令人欣慰的是,针对台州工业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市各级各部门因势利导,纷纷采取了各种应对措施。针对原材料高企压力,我市出台各种优惠政策,积极鼓励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内部挖潜化解原材料涨价压力;针对民工荒引起的劳动力成本上升,我市一方面采取“走出去”的办法加大外来人口引进力度,一方面采取社会保险费缴纳比例下浮等措施,千方百计减轻企业负担。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主任周霖说,在保护“台州制造”积极性方面,我市今后应加大力度,尤其是在规范企业竞争秩序,引导台州支柱产业避免陷入新一轮恶性价格竞争方面还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