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宝宝”五年要开2000家专卖店
聚焦德华集团的转型升级之路
世界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即将开幕,在所有期盼的人群中,德华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全体员工期盼的目光显得更为热切:因为本届世博会上,德华有四项产品被选中,成为全国同行业中与“世博”参与程度最深的企业之一。前不久,该公司两位高层应邀还参加了世博中心的竣工典礼。
说起参与“世博”的感受,德华集团一位负责人表示,上海世博会其实是一次科技创新与文化艺术的盛会,作为一家木业企业能与之紧密合作,是每个德华人的骄傲。回顾德华的发展轨迹,初创时技术含量并不高,但通过不断的转型升级,目前已成为同行业中科技创新的领头羊。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
在德华集团采访,听到最多的是“创新”、“转型升级”等字眼。据介绍,去年,在国际金融危机阴 云的笼罩下,德华集团确定了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公司已进入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由生产制造型企业向品牌服务型企业转型。按照这一思路,公司对未来五年做出发展规划,并设立“创新奖”。
此次创新奖内容包括了企业科学管理、工艺技改、挖潜降耗(环保节能)、市场营销等各个领域。通过实施“创新奖”评选,目的是调动全体员工的创新积极性,提升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设置创新奖的初衷,就是为了从人的角度出发,挖掘创新过程中的创新典型。因为创新精神是企业的灵魂。
据介绍,去年5月,刚刚就任单板厂厂长助理的沈海民,下车间时了解到节能空心板在刚挤出时,是连续、带状式的,很容易受板带左右摆动的影响,使产品美观度大受折扣。
“同样是裁边细木工板只要用一次就够了,为什么节能空心板就要两次?”带着这样一个疑问,沈海民反复思考起来:既然是板带摆动的原因,那就把它固定住。于是他带着车间维修员工在基准边对面加装了调偏气缸,用气缸推动板子紧紧压在固定点后再用手拉锯裁切。经过多次实验后,发现技改后锯出的板子不需要进行二次加工,就可以达到直接包装出货要求。
对德华集团来说,这次小技改显得十分平常。但不平常的是,沈海民由此举一反三,成立了一支“创新小分队”,此后演绎了许多同样的小故事,为公司解决了许多困扰生产的问题。
德华免宝宝科技木公司以生产仿真珍贵木为主,每年生产能力达8000立方米,是浙江省最大的科技木生产基地。据介绍,该公司的产品以普通天然木材为原料,在其制造过程中,没有改变天然原木的基本性能,完全保留了木材隔热、绝缘、调温、调湿等所有的自然属性,科技木没有天然木材固有的虫孔、死节、变色等不可避免的缺陷。据悉,截至目前,德华科技木公司已开发新产品300个,产品目录总数增加到450多个,企业效益成倍增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名言。
去年年底,中央电视台专程到科技木分公司进行了拍摄并给予重点报道。
五年布点两千多家
今年3月10日,“兔宝宝”健康饰材专卖店在江苏扬中市开业。这是德华集团下属的“兔宝宝”公司最近一年来开出的第300家专卖店。据了解,按照公司销售计划,到2014年,将在全国各大城市布局超过2000家板材专卖店,实现从中间产品到终端产品服务的立体化组合。
据悉,该公司将在5年内建成5大专卖体系,借助营销网络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绿野”是德华集团继“兔宝宝”之后正在打造的另一个品牌。前不久,德华集团全资收购了江西绿野板材生产基地和品牌后,即启动了绿野副品牌板材专卖体系。“绿野牌细木工板等产品在长三角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主要定位于中高端产品,而且具有一定品牌美誉度。”德华集团营销部门有关人士介绍说,绿野副品牌的打造将与兔宝宝板材专卖体系实现差异化定位,为德华二次创业发挥重要作用。
打造“绿野”副品牌是德华集团品牌建设的一个新动作。为了顺利实现这一目标,德华集团制订了新一轮5年发展规划,按照该规划,公司到2014年将建设起覆盖全国的5大专卖体系,其中包括兔宝宝板材专卖、绿野板材专卖、兔宝宝地板专卖、兔宝宝木门专卖以及兔宝宝集成家居专卖体系,实现从板材类中间产品向集成家居终端产品的产业链延伸和覆盖,届时德华集团在全国的专卖店总数将超过2000家。
“5大专卖体系的建设,意在推动企业由制造业向品牌服务业转型,培育优势资源、创新优势与品牌网络优势,以品牌培育与网络建设为企业发展的发动机,促进企业跨越式发展。”德华集团有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自2005年首创兔宝宝板材专卖网络以来,短短几年时间,该体系已经建成近300家专卖店。目前,德华集团地板、木门、绿野副品牌专卖店均陆续开设。地板专卖体系中,杭州佳好佳等6家专卖店已开张,新时代、红星美凯龙等专卖店正在装修,安徽广德店、江苏高邮店进入试营业阶段。木门专卖体系中,已有近10家专卖店开业,其中上海建配龙木门专卖店开设3个月,就销售了400套木门。预计到今年底,绿野系列专卖店将达到20家。
自建林地四十万亩
虽然时值早春,但在武康镇五四村至莫干山的公路两旁,已是绿意浓浓。这一眼望不到边的树林,都是胸径在20厘米左右的南方速生杨树。据悉,这些杨树,都是德华集团近几年栽种的,共有2000多亩。
五四村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因为有了速生林,这里的空气好多了,夏天不再热浪滚滚,改善了我们的居住环境。我们每天早上在林地旁散散步,锻炼一下身体,感觉挺不错。
自2003年在德清西部建立第一个杨树基地以来,经过6年发展,目前公司已拥有包括浙江、江苏、湖北、江西、福建、湖南等7个速生工业用材林基地,总面积接近四十万亩,并在同行业中率先启动以分布5省区域的集团模式进行FSC森林经营管理体系认证,使公司走上一条科学、健康、规范、可持续发展的营林之路。
向生态要效益,自觉履行社会责任。近几年,德华集团的经营理念也发生很大的变化,公司一边设立天然林,一边对恢复林地进行保护,在纯杨树林地内栽种了海桐、玉兰、马褂木、湿地松等植物,增加林地物种的多样性。在杉木林内,保留了一部分乡土树种。公司湖北基地在长江边种植柳树设立缓冲带,由于长江的特殊生态系统,公司还对周边群众进行生态保护宣传,禁止人员上岛捕杀鸟类,同时保护和改善岛上水塘周边的原生态环境,积极保护野生动植物,每年定期在林地内监测野生动植物情况,并记录相关信息。
据了解,林木每生长1立方米,可以吸收1.83吨的二氧化碳。利用树木吸收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方法之一。公司的速生林基地建设,在提高林产品附加值的同时,也为确保林地生物多样性、生产力和更新能力,为保护生态,增进公民的社会福利和生活质量,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参与两大战略联盟
作为全国木业龙头企业,经过16年创新经营,德华以自己的实力赢得了在同行业瞩目。去年公司在开发出防腐、防虫、阻燃、抗菌等一系列具有全新功能板材的基础上,还与中国木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杨树与速生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两大科技联盟进行合作,充分展示了公司在行业内举足轻重的地位和新产品研发实力。
据了解,中国木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由中国林科院牵头,联合32家相关行业协会共同发起组建的。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突出,消费升级趋势明显,大规模低成本低价值的发展道路遇到了严重挑战,国际金融环境、贸易保护主义等加速了中国木竹产业转型升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加盟这两大技术战略联盟,对德华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