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吃啥,我们就吃啥”
王村村“廉政灶”一年省下2万元
湖州在线讯 王村村是吴兴区妙西镇的一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每年花在接待用餐上的费用就占了集体固定收入的很大一部分。自从村里办起了“廉政灶”,这笔开支节省了不少。日前村里新修的一段800米林间道路通了,建设费用的9.5万元中,除政府拨款外,不足部分就是从“廉政灶”里节省下来的。
一桌家常菜,虽然没有大鱼大肉,却添了不少乡情,四人围坐小方桌吃得蛮香,这是前不久发生在村里的一幕。前段时间,该镇两名机关干部在村里因工作连续值夜班,吃饭就在村民沈梅笑家里的“廉政灶”上搭伙。
“来值夜班的工作人员很是辛苦,开设‘廉政灶’既能为他们提供一顿便饭,又能节省去饭店用餐的开销。”该村党支部书记闵桂江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妙西镇就在王村试点推行“廉政灶”,接待外来工作人员用餐都是在农户家搭伙。
“村民吃啥,我们就吃啥,还是这样好,去饭店既要多花钱,而且还浪费时间。”一位从外地前来该村洽谈合作有关事项的工作人员说。据了解,去年一年,“廉政灶”给该村节省了2万多元的非生产性开支,而这笔钱在村里修筑林间道路时派上了大用场。
村委会主任沈建芳介绍,由于没其他可利用资源,王村的集体经济固定收入全靠房屋出租,一年6万元都不到。村两委很想为村民办点实事,可苦于资金不足。“对于我们来说,能节省就是增收,今年‘廉政灶’节省下来的钱,又能为计划要修的1.6公里林间道路做贡献了。”沈建芳说,这两年村里修了3公里的林间道路,没花村民一分钱。
“这条路修通了,我的这碗‘山场饭’也好吃了。”看到新修的林间道路通了,村民王金毛很是开心。他告诉记者,这样一来,他的毛竹生产成本每吨可节省2元。“村里修这条路,我们既没出钱,也没出工,全靠村里出资。这个‘廉政灶’的效果大家看得见!”王金毛说。
据镇上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妙西镇的东边、石山、楂树坞等村也都采取相应措施,最大限度地节约村里非生产性支出,这也是贯彻落实“作风建设加强年”活动的一项具体措施,下一步还会将“廉政灶”在全镇范围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