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加盟店’让我很害怕,我怕到时月饼吃坏了人怎么办? ”沈沛堂说,由于所谓的“加盟店”遍布,他将原本在我市县区设立代理商的计划一直在推后。但即使这样,让他依然无法面对如今“子孙满堂”的尴尬。
昨天下午3点,在湖城环城北路252号布厂月饼专营店内,一名顾客拉住布厂月饼创始人沈沛堂问道,“布厂月饼究竟有多少家? ”65岁的老沈无奈地回答道:“不知道……”一问一答之间,道出的是布厂月饼作为湖城苏式月饼知名民间名牌,在这十年间的缩影。
十年前,布厂月饼店铺由原来的益民路,搬到了现在的位置。老沈的儿子董斌说,为了让这块牌子更加响亮,他为布厂月饼注册了商标,并在2008年拿到了国家认证。之后,又获得了国家QS质量认证。
但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布厂月饼从开始被“疯狂克隆”(2006年,本报曾作《布厂月饼遭遇疯狂“克隆”》系列报道),变成了如今“子孙满堂”的另一种尴尬。“上周末,我专门去市陌周边转了个圈,就看到了6家店铺打着‘布厂月饼’的招牌。 ”董斌说,除了一家是他的代销点,另外5家“布厂月饼”,就和他毫无关系。他问店家,这些布厂月饼是哪里来的?店家则告诉他,这些布厂月饼是加盟店所生产的。
董斌说,仅在湖城现在打着“加盟店”招牌卖布厂月饼的就有将近40家。其中,这些“加盟店”分布密度最高的区域集中在湖城市陌路、红丰、湖东三个区域之内。
为了印证董斌的说法,记者随后来到了市陌路。走了不过300米,记者就看见3家店铺在销售“布厂月饼”。当记者问及商家所卖的“布厂月饼”是否有授权时,店家正如董斌所说,他们都是加盟店,所以卖的月饼也都是正宗的。“我根本就没有开过加盟店,真不知道这些‘加盟店’是从哪里来的。 ”董斌说,为了保护品牌,他在湖城设立了30个代销点,并在每一个代销点设置专门的标志,但从没有设立过加盟店。但面对如今这近40家的“加盟店”,让董斌觉得一切都是徒劳。“这些‘加盟店’让我很害怕,我怕到时月饼吃坏了人怎么办?”沈沛堂说,由于所谓的“加盟店”遍布,他将原本在我市县区设立代理商的计划一直在推后。但即使这样,让他依然无法面对如今“子孙满堂”的尴尬。
沈沛堂说,他和儿子正在进行实地取证,下一步打算通过举报的方式进行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