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鹿城区庄头滨水公园位于温州“母亲河”温瑞塘河流经鹿城区的一片河域,是温州唯一一处同时具备滨水游步道和滨水自行车道的公园,占地面积96亩。
漫步在这样花木繁茂、清新静雅的公园里,遥望远处城市中心区的高楼大厦,很难想象两年前,这里还是一个房屋破旧低矮、污水横流的城中村,外村人说起这里,想到的就是“脏乱差”。
如今,经过不到一年的“三改一拆”,这里华丽转身,不但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同时也因安置房建设、滨水公园项目、配套道路(桥)等工程逐步完成,成为市民眼中未来“新生活”的典范。
旧村庄华丽转身
4月18日下午,雨,记者来到温州鹿城区庄头滨水公园。沿着公园的河边一路走来,抬头两岸杨柳依依,低头指甲大小的小青蛙奋力爬向湖水,一派盎然春意。
据介绍,以前庄头旧村里既有旧住宅,也有旧厂房,住在里面,房子老旧,环境脏乱,垃圾遍地。
“庄头旧村原来有245户居民23家企业。这些企业涉及行业包括食品加工、电镀、废品回收等,污水直排塘河,满目疮痍,蚊蝇滋生,使得塘河水质受到严重污染。”鹿城区塘河管委会的相关工作人员说。
2011年10月份,庄头旧村拆迁改造工程正式启动,245户居民和23家企业全部迁出,安置房工程、滨水公园项目、配套道路(桥)工程,一分为三的改造步骤总投资9.5亿元,促使13.8万平方米的城市疮疤有了新面貌。
新旧违建,坚决不赔偿
“拆迁工作天下第一难”,这些年下来,做过“三改一拆”工作的人对此话深有体会,温州市政府在改造庄头旧村时也不例外,困难比他们预想的来得更早。
听说要拆迁,庄头地块的住户开始跟风搭建违法建筑,希望在拆迁当中分到更多的赔偿金。
“拆迁违章,一律得不到赔偿,不管新旧。”清晰的信号经过媒体放大,“违建不赔”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温州治理违建的一大法宝。
但另一困难接踵而至。庄头村曾经是一个恬静的江南水乡村落,虽然因外来人口增多成为“脏乱差”的代名词,但是一直在此生活的村民守土、恋土情感特别浓厚。
“我都住习惯了。”
“搬来搬去多麻烦。”
村民们议论纷纷,尤其是老一辈的村民,说什么也不愿意拆掉老房子。
“我们先做阻力最大那户人家的工作,从难到易。”温州塘河管委会规划科科长余列清告诉记者,做工作不能硬着来,关键在心平气和地与村民交流,和他们讲政策,讲未来,他们多次上门,村民不在家,三番两次约时间,和村民讲大道理、实道理、白道理,化解小部分村民心中的不理解。
让利于民,算清三笔账
庄头地块在2011年开始拆迁,仅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协议签约率、腾空率都达到100%。为什么会那么快?余列清告诉记者,做征迁工作时他们给村民算了三笔账。
“第一笔账是改善人居环境账,旧村的房子破旧不堪,周围环境污水横流,蚊蝇乱舞,大好的规划图摆在那里,改造后的小区与改造前的旧房有着天壤之别;第二笔账提升生活品质账,新房子建起来了,环境改善了,生活质量当然不可同日而语;第三笔账是房屋升值账,老房子不值钱,改造后有完善的配套设施,有优美的公园环境,房子增值了。这三笔账一算,老百姓都觉得好,哪个不支持?”
除了将实实在在的看得见的好处摆在村民眼前,温州还切实让利于民,解决村民临时住房。
“每户都能领取临时安置过渡费。”余列清说。
据介绍,临时安置过渡费,按照一平方米18元计算,划定最低标准线(最低675元/月),优先考虑老年人。
正是靠着这三笔“细账”,温州顺利对庄头地块进行旧村的拆改合一,并打造出以南塘河边绿地为主线,建有健身广场、月雅阁、亲水平台、风情广场、河滨游步道及自行车道的四季常青、花木繁茂、清新静雅、风景如画的园林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