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经济热点 民营经济 浙江股市 区域发展 专业市场 企业动态 统计数据 浙江产经 浙江楼市

利率市场化是此次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

作者: 徐斌 时间:2012年01月07日 信息来源:财经网

    尽管金融国资委以及存款保险制度在内的机制改革,成为第四次金融工作会议的舆论热点,但事实上,利率市场化才是机制改革的目的所在。否则,机制变革变得为改革而改革,没有意义。

    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今日将在北京召开。继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各方期待这次会议能为中国经济确立更多制度化、规范化的政策。作为每隔5年一次的中国金融界最高规格会议,“金融国资委”能否正式组建、存款保险制度以及金融体制改革能否顺利推进,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据报道,在财政部主持的组建方案中,金融国资委将以目前财政部金融司为基础,纳入汇金公司,将银监会、央行等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的行政管理权限也可能集纳于其中;同时,金融国资委为直属国务院的正部级机构。仔细审视“金融国资委”方案,会发现这其实是政企分开改革思路在金融领域的延续。央行和“三会”成为完全的宏观调控部门,而金融企业的资产增值功能,则从上述机构中剥离开来。至于存款保险制度,如果仅从银行体系稳定性思路解读,显然没有意义,因为现有存款保证金率和资本充足率规定,就是防范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两把大锁。一般情势下,也犯不着在大门上有两把大锁的同时,再加上一把大锁,这么费心费力,显然不值得。

    可以解释的原因就是,“金融国资委”和“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为利率市场化在制度上做准备的。此次会议中,“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化、人民币国际化”这“三化”的进一步推进,是市场普遍较为关注的议题。而此“三化”核心,又是“利率市场化”。因为这和非金融企业改革路线完全一致,价格放开之后,监管部门不可能既是裁判又是运动员,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必须由一个专有部门统管,而行政部门专门负责宏观调控工作。同理,央行和其他监管部门不可能同时兼任金融资本拥有者和价格信号监管者双重角色。此外,价格和市场竞争放开,必然有输家赢家,破产的国有商业银行到时自然由“金融国资委”来收尸,那么那些存款小户何以自处呢?自然是存款保险制度来防止小储户跳楼。

    一旦利率市场化,那么人民币汇率自由化和国际化,自然变得容易得多,否则资本项目不可能放开。在利率管制的情况下,一旦随便放开资本项目,那么国内金融市场立即成为国际金融饿狼的吞噬对象。明白了这一点,就明白此番金融体制改革,实际上就是为利率市场化做制度铺垫的。

  • 77人
  • 0人
最新文章
版权和免责声明:
1.凡注有“浙江民营企业网”的文章,均为浙江民营企业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2.未注明来源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章,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认为文章有可能损害您的利益或知识产权,请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About zj123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建议留言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资讯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传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国电子商务网站百强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监网监

浙ICP备11047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