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浙商追踪 浙商档案 浙商谋略 浙商传奇 巾帼风采 浙江商会 IT精英

吉利集团-李书福

作者: 时间:2006年11月09日 信息来源:浙江民营企业网
邱继宝,男,1962年7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飞跃缝纫机集团公司董事长,浙江省第九、十次党代会代表。   邱继宝领导飞跃集团,从300元起步,历经15年的发展,成长为资产10亿元的大型现代 化民营跨国企业集团,行业的排头兵。“飞跃”把高新技术引入到传统产业,应用 高新 技术、新型材料对国内传统缝纫机进行了一次彻底的革命,开发的多个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 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60%的产品成功打入了欧、美、日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结束了日 本缝纫机单向出口中国的历史。“飞跃”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飞跃”多功能 家用缝纫机入选国家“外交礼品”。2000年,集团实现销售额15.13亿元,出口创 汇6370万美元 ,利税1.55亿元(其中上交税收4724万元)。企业创办以来,累计实现出口 创汇3.1亿美元,上交税费近2.5亿元,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 突出贡献。 邱继宝领导的“飞跃”集团,从300元起步,在短短15年时间里,一举成为拥有10亿多元资 产 ,集科研、生产、国际贸易为一体的跨国经营的国家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是全国缝纫机行 业的排头兵,并跻入世界缝纫机优秀行列。2000年12月中旬,朱基总理在听取“飞跃”集 团董事长邱继宝关于“飞跃”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的汇报后,给予了高度评价:“‘飞跃’ ,很了不起!你把高新技术引入到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脱颖而出,一枝独秀,为中国缝纫 机行业在世界上争得了一席之地。”朱基总理希望大家学习“飞跃”振兴民族工业、为祖 国争 光的精神,还风趣地对“飞跃”的创始人和当家人邱继宝特别称道:“你邱继宝是个‘宝贝 ’,是‘国宝’。”  缝纫机制造是一个典型的传统产业。长期以来,我国的缝纫机行业发展缓慢,产品始终在中 低档徘徊。而世界缝纫机制造,更新换代速度很快,特别是近年来超高速、多功能、机电一 体化的各类缝纫机层出不穷。 邱继宝的“飞跃”,在创业之初就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国内的中低档产品市场几乎被几家 老牌的国有企业垄断,中高档产品市场又全部被海外厂家占领。   残酷的现实使邱继宝认识到,要实现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造一流产品,拓一流市场 。同时,邱继宝也认识到:没有不赚钱的产业,只有不赚钱的企业。要想使“日落西山”的 传统产业重新燃起耀眼的光芒,要观念创新,管理创新,更要技术创新。为此,邱继宝下了 大本钱。“七五”期间,“飞跃”每年投入技改资金100多万元;“八五”期间,每年投入1 000多万元,此间,“飞跃”已基本完成了未来发展所必需的资本和技术积累。为向新的高 点冲击,“九五”期间,“飞跃”以2亿多元巨额投资完成了其创业史上最彻底也是最完整的、用高新技术手段铸造血脉的改造。   首先实现规模生产、规模效益。为实现这一目标,邱继宝把原厂区扩展到45万平方米,其中 ,国际化标准厂房25万平方米。在完成了厂区扩展后,又进行了企业资源优化配置,将企业 内 部组合成适应市场生产节奏的6个生产区、研究所、进出口公司、精工制作分公司、股份有 限公司、飞跃上海缝纫机制造有限公司,并在杭州组建起控股的三和缝纫机有限公司。   其次,实现装备现代化。一个厂子的装备如何,是决定厂子胜败的因素之一。邱继宝清楚地 意 识到了一点,他全面引进美国、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最先进的全自动加工中心设备,将飞 跃集团的加工装备提升到世界先进行列,为“飞跃”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加强生产科研协作,实现科研生产一体化。对于科研和生产的互动关系,邱继宝也没 有忽略 。在国内,他与上海、浙江、北京等科研院所进行技术协作,同时也积极向海外拓展,与日 本、德国、意大利的缝纫机研究机构合作。   他在北京建立自己的信息技术开发中心,又组建了日本“飞跃”技术开发中心和具有世界先 进水平的“飞跃”研发中心。   第四,用人才储备蓄足企业发展后劲。邱继宝有了完备的基础设施的同时,也储备了人才力 量。他制定了积极的人才政策和优厚的人才待遇,面对国内外,诚招八方人才。目前,通过 招聘和国内外委培,飞跃集团员工中高、中级知识分子占10%,大中专毕业生达30%,在飞跃 集团总部和“飞跃”海外公司工作的外籍专业人员已超过200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几年来大规模的技术改造,“飞跃”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 能力空前提高,每年都有10~25个新产品诞生,已经实现了产品由中低档向高档转变,由单 纯生产工业机向工业、家用机并举的转移。技术改造后,“飞跃”生产的超高速包缝机、绷 缝机、全自动高速平缝机和机电一体化家用缝纫机已达140多个品种。不仅如此,“飞跃” 应用高新技术、新型材料对国内传统缝纫机进行了一次彻底的革命。   近两年,“飞跃”开发 的多个产品被评为国家级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的空白,已达到国内领先、世界先进的水平。 超高速包缝机列入国家火炬计划,多功能家用缝纫机列为国家“两高一优”项目和经国务院 批准的2000年国家重点技术改造——第四批国债专项资金项目。目前,飞跃集团的产品60% 销往海外,其中,50%进入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飞跃”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多功能家用缝纫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指定为外交礼品。 “飞跃”在1986年创办之时,可以说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无市场。为了赢得生存和发展 的时机,邱继宝把目光瞄向了国际市场。1989年,他背上自己制造的缝纫机走上了中国最具 权威的外贸窗口——广交会。但是,他没能迈进这个门槛,被无情地拒之门外。原因很简单 ,只因为他名不见经传,所经营的仅是乡镇小厂。邱继宝没有死心,为了与外商直接接触, 他横下一颗心翻墙进去。可结果,他被广交会的保安人员扣住,交了50元罚款不说,还罚站 了半小时。这不公的待遇没有使他气馁,反而使他真正领悟出了要想“公平”,重在要有“ 实力”的真谛。   为了使自己的产品能打出国门,邱继宝又赶到了深圳的罗湖口岸,花了500元人民币请一个 香港老太太代买了一本香港的黄页电话簿,通过电话簿,他与香港国际经销商展开了信函“ 外交”,并获 悉“飞跃”的产品在中南美洲的一些不发达国家可能有市场。于是,他背上缝纫机,带着从 省外 办借来的一位翻译,踏上了去拉美等国的推销之路。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去,就趟开了一 条路。到1989年,“飞跃”在这地区的销售额达到了创纪录的2万美元。邱继宝初战告捷。    1994年,“飞跃”在拉美地区的局面刚刚打开,墨西哥的经济危机迎面而来,“飞跃”在拉 美的销售立即被笼罩在阴影之中。可邱继宝没有被难住,因为对市场变幻,他早有准备,他 又竭尽全力做起了东南亚和中东国际市场的文章。在万事开头难中,他不懈努力,使“飞跃 ”产品在这些地区很快获得了很好的声誉。好事多磨难,“飞跃”在飞跃中一难又一难。19 96年底,让人难以预料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空前惨烈,“飞跃”刚刚编织起来的东南亚市场 网络又遭重创。   邱继宝的心没有慌乱,面对严峻的现实,他冷静地分析形势,他领悟到危机虽然冲击 了当时 的市场,但危机带来了这一地区国家货币贬值,而我国人民币十分坚挺,再说国家又不分所 有制,对进口高新技术、设备一律实行鼓励政策,这是引进高新技术、大规模实施技术改造 难得的机遇。想到了,悟清了,就马上干,邱继宝一方面收购日本的一家小型工厂,聘用了 德、意、日等 国的缝纫机专家和科研人才开发高新产品;另一方面,举债斥巨资搞技改,从 美国、韩国和台湾地区引进百台套世界先进的加工设备。这两个举措,一下子将“飞跃”领 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由于抓住了机遇,引进了高新技术设备,不仅提前两年实现了装备自 动化,而且比原概算节约投资7000多万元。   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飞跃”赢得了时间差,企业装备实现了自动化,企业生产实现了规模 化,企业产品实现了系列化,企业营销实现了国际化。“飞跃”在取得ISO9002质量体系认 证的基础上,又有多项产品取得了CE、GS、UL和TUV等国际认证,获得了进军欧美市场的通 行证。1999年,“飞跃”的机电一体化家用缝纫机成功地大批量向日本出口,进入了日本家 庭,从而彻底改写了过去长期单向从日本进口缝纫机的历史。一发而不可收。“飞跃”从此大踏步地加快了向世界顶级企业迈进的步伐。借助在美国、德 国、巴西、墨西哥、尼日利亚、阿联酋等1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的17个分支机构,邱继宝将“ 飞跃”产品打入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今飞跃集团的出口创汇等综合指标已稳居全国第一,被世界缝纫机组织称为最有活力的缝纫机生产企业。“飞跃”实现了高速发展,业绩更 加惊人。经计算,“九五”期间,“飞跃”的资产较原来翻了三番多; 2000年,集团公司实现销售产值15.13亿元,出口创汇6370万美元,利税1.55亿元(其中上交国家税收4724万元)。 “飞跃”飞起来了,但它的当家人邱继宝还是邱继宝。创业15年后的今天,他仍住在厂区 库房的阁楼上。他的理由是:从家到办公室只有3分钟的路,这有利于工作。在邱继宝的家 里和办公室,只有简单的生活用品,除了一个硕大的地球仪、一个有卫星接收装置的电视机和他上班穿的“西装革履”外,几乎没有什么“奢侈品”。如果不 是亲眼目睹,你怎么也不会相信这就是一位拥有几亿资产的企业的老总。   邱继宝很忙,一年365天,除了出差在外,他的时间表从早7点一直安排到晚10点。他说:商海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事业的理想要变成现实,就须日夜兼程。   邱继宝在贫穷中生长,经历过屈辱,因此他理解员工的需求,也更关心员工的生活和思想文 化建设。为了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邱继宝支持党、工、团、妇先后办起活动室、体育 文化中心、学习培训中心,还拨出专款解决困难员工婚丧嫁娶等资金不足的问题。目前,公 司还实行了全员社会保险。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邱继宝这位血脉中流淌着中华民族美德的汉子,致富思源不忘本 。他时刻告诫自己:共产党员要时时刻刻把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据统计,自企 业创办以来,“飞跃”上缴国家税费近25亿元,并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近1500名,累计回 报社会公益事业资金达3000多万元。   从逆境中走过来的邱继宝,他始终明白自己的责任:服务人民,他一定要把“飞跃”办好; 奉献国家,他一定会让世界看到一个腾飞的“飞跃”。   邱继宝用人格魅力打出“飞跃”人永恒不变的创业精神! 媒体相关报道   邱继宝:从补鞋匠到亿万富翁     李阳泉   我面前的这个其貌不扬的人就是邱继宝,中国飞跃集团董事长,一个身价亿万的富翁,一个农民的儿子。今年38岁的他创办的中国飞跃集团拥有10亿多元资产、年产各类缝纫机60多万台。可是,在15年前,他只是个一文不名的补鞋匠……   他没有执著于金钱,可是他却拥有亿万资产。   邱继宝是个不折不扣的亿万富翁,这一点,别人比他清楚。当记者拿出一堆从互联网上下载的有关他的资料给他看时,他笑了,“我从来没把自己当什么富翁,我就是个农民的儿子。”   想起那些艰苦的岁月,邱继宝丝毫没有感到难过和羞于启齿,他不停地吸着烟,在我的“百般引诱”下讲出了那些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1977年,因为家里穷,邱继宝初中毕业只读了三天高中就不得不离开了他深爱的校园走上了社会。为了吃饭,他弄了一辆自行车来载送客人。虽然只能挣到微不足道的几个子儿,却足以让一个渴望自立的人尝到涉世之初的一点温暖。但好景不长,三天后,他连人带车被送到了公社,一连关了三天,公社勒令:停止载人。理由是:自行车载人属于地下运输户,要割资本主义尾巴。回到家里,邱继宝冥思苦想了几天,但还是没有想出什么好主意来。这是怎么了?一个想凭自己本事吃饭的人居然都没有自由!实在没办法,他只好背上补鞋的小箱子,含泪告别父母,走南闯北去了。几年的补鞋岁月,邱继宝走过最繁华的城市,也走过最偏僻的乡村。遥远的东北三省,也留下了他的足迹。1980年,邱继宝带着补鞋的积蓄回到了家乡浙江。一到家乡,他就闻到了某种新鲜的气息,几年前连用自行车载客都不行的地方,这时候竟冒出了一个个家庭小作坊!邱继宝心中压抑了许久的创业的欲望开始萌芽了。他明白:磨刀不误砍柴工。自己什么都不懂,怎么能创业呢?1980年下半年开始,他在附近的缝纫机零件厂等企业做了一年多的学徒。   1982年,邱继宝用尽了自己的积蓄,又贷了300元款,租下了大队的三间旧房,办起了椒江市水陡电器仪表厂,生产喷雾器零件。那时候的他,一心只是想着如何尽量把贷款还上,然后转向与他有极大缘 分的缝纫机产业。在他的努力下,一个小作坊似的工厂很快走出了萌芽期,渐趋成熟,并有继续赢利和扩大规模的可能。但是,在关键时刻,邱继宝毅然作出决定——转产缝纫机零件。这就是闻名海内外的飞跃集团的前身。他做梦都想要办的工厂办起来了,但白手起家的飞跃集团面临着严峻的市场形势。当时,国内缝纫机市场已被四大工厂把守,海外市场则被日本、美国和台湾实力雄厚的公司瓜分。面对这种形势,初中文化程度的邱继宝在钻研了大量的资料后,作出了这样的分析:衣食住行,衣当首位,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完全具备成为缝纫机生产大国的条件。   那个年代办产业,应该说难度是巨大的,而周边人对其的不理解也是显而易见的——一个补鞋匠,只有初中文化程度,还想做成国家大型企业,简直是不自量力!可邱继宝愣是憋了一股子劲儿,非要做出点名堂来。对他来说,做一个大型企业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没有任何背景,没有任何既有的市场,一切都得从头来。他深深懂得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便不断以重金买进技术,请进科技人员……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以后,“飞跃”终于昂然出现在世界缝纫机行业的前列,并创造了年产各类缝纫机60多万台,年出口创汇6500万美元,上缴税收4624万元的神话。   作为民营企业的董事长,邱继宝自然而然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亿万富翁。   他不想走得太远,可是有缝纫机的地方就有他的产品。   任何一个神话的出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邱继宝和他的“飞跃”人更是为创造这个神话付出了超过常人几倍的努力。   才进入市场的时候,“飞跃”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前面提到的,由于国内国外市场几乎被人瓜分殆尽,坐在台州摆摊儿无异于坐以待毙。邱继宝决定向广交会进军。可事情大大出乎他的意料,由于是个体经营者,邱继宝被毫不客气地拒之门外。为了与外商直接接触,他只好横下一颗心翻墙进去。结果,刚跳下墙便被保安人员逮了个正着,不但被罚了50元钱,还被罚站了半个小时。他看着那些往来于广交会的人,充满了羡慕……   我问他,对于那次经历是不是至今依然很愤慨?他说没有。那是他经商以来上的最值得的一课。那半个小时的时间和50元的学费让他明白了,自己的东西不行,怨不得别人,与其拿出时间来生气还不如重整旗鼓等有朝一日堂堂正正地走进去!被赶出广交会之后,邱继宝只好跑到深圳罗湖口岸,花了500元钱托一个香港 老太太买了一本黄页电话簿。于是,靠着这本电话簿,邱继宝找出了全香港所有的经营缝纫机的店铺,然后逐个给他们寄产品的样本、照片。当时,台州的交通和通讯事业还很落后。为了打一个国际电话,发一个国际传真,邱继宝要坐一天的汽车赶到宁波去。   根据从香港返回的信息,公司的产品只能销往非洲、南美等发展中国家。可是当时公司根本就没有一个懂外语的推销人员。于是,邱继宝只好从省里借了一个翻译,自己背起缝纫机,远渡重洋去这些国家推销。1989年,公司在这一地区的销售额达到了创纪录的2万美元。   他说自己当时决定走出去并没有想走得太远,最原始的想法是把产品卖出去。可是,当他真正进入这个行当以后,才发现市场原来大得惊人!一直到了后来,连一些他根本没听说过的国家都成了他的客户。在飞跃集团的展览厅,你可以看到,那间足有300平米的房间里四面挂满了各国的国旗,足有近百面。我问他,这些都是和我们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吗?他笑了笑说,房间大小了,没都挂上。   原来没想走很远的邱继宝在做了几宗国际买卖之后,发现了大得惊人的国际市场,同时也发现了科技对于传统产业的巨大作用。   “飞跃”的一个办公室人员请我看他们的产品,指着一台十分小巧的缝纫机问我,你猜这值多少钱?我说,怎么也得几千元。他说,不,是几万元!一台缝纫机卖几万元!我惊得险些叫出声来。   据介绍,邱继宝对科技和人才的重视大于一切。几年来,他陆陆续续从全国各地网罗了200多名高级工程师和专业人才,形成了强大的新产品开发队伍、生产管理队伍。现在,还有200多位外籍专业人才加盟,为“飞跃”出力。近三年来,“飞跃”新产品的开发速度每年在20至25个之间,并做到当年开发当年成功当年受益。尤其是智能型家用缝纫机,由于采用了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重量是传统家用机的十分之一,仅5公斤,却具有锁眼、绣花、自动穿线、切线、抬压脚、停针等几十个功能,即使你对缝纫机一窃不通,也能操作自如。这种缝纫机已被外交部指定为外交礼品。日本有着悠久的缝纫机生产历史,在目前世界缝纫机领域有决定性的影响和地位。为此,邱继宝带领他的助手数次东渡日本,与日本缝纫机专家、生产厂、经销商和用户进行交流,并斥资在日本收购了一家小型工厂,根据日本提供的信息和客户要求,对原有生产装置、产品结构和技术要求进行修改,1999年1月开始,“飞跃”机电一体化多功能家用缝纫机首次进入日本市场,出口量已达4万多台,从而结束了日本缝纫机单向对中国出口的历史。 “飞跃”成功了。“飞跃”的产品已畅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所有国内、国外的缝制设备展览会上,飞跃集团的展位最为抢眼,国际上著名的缝纫机经销商争着做“飞跃”的代理商,以能成为“飞跃”的经销商为骄傲。过去一个连广交会都进不去的个体私营企业主,现在却让自己的产品飞赴世界各地,使得有缝纫机的地方就有“飞跃”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他没想过要成为英雄,可朱总理说,“你邱继宝是宝贝,是国宝”。 按说,这样一个有国际影响的人应该是家喻户晓了。可是,在国内,邱继宝的名气并不算大。当记者在蛇年第一个工作日打电话给他的时候,差点儿遭到他的拒绝。见面之后,他解释说,我们是在做企业,既然做就 要脚踏实地地做,我不想让自己成为公众人物,那样会让人有更大的压力。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农民的儿子。他一再强调自己的普通,并时常流露出对那些真正普通人的溢美之词。谈到那些外出打工的人,他说,“那些人是伟大的,他们渴望时取,比20年前的我可敬得多,他们在做一项看起来很普通,但是会造福后代的事。我希望你们能更多地关注他们。”   “飞跃”的员工向我介绍说,他们的邱总虽然拥有亿万资产,生活却极为简朴,他没有为自己购置一套住房,至今,他仍然和在自己公司打工的妻子居住在公司仓库的阁楼里。那不是什么总统套间,更不是什么风水宝地,而是一个仅仅十几平方米的光线不足的小屋。   他说,我住仓库主要是为了工作方便,而且,公司下班以后,这里非常静,没有市区的嘈杂,正好可以多想点问题,又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交往,何乐不为?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就要保持农民的本色。同时他又强调,自己这样做决非为了表明风格高,人家住好的,我非常住差的,给人家看。他这样做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因为从家到工作地点只需要两分钟。   如此“抠门儿”的邱继宝却让人不得不敬重。几年来,几十名儿童在他的帮助下重返校园;用于赞助希望工程和帮助少年犯改造资金达200多万元;用于帮助修路造桥、改水、通电、扶贫、敬老院的建设资金近700万元。每年,各级政府都有几十万元奖励给邱继宝个人,但最后他都分发给企业有突出贡献的职工或用于公益事业。1996年10月,一个陌生人在机场路上被车撞伤,他看到后,脱下自己的衣服,包起他火速送到椒江人民医院,付了住院费,另外给他钱治疗,还给他买了新衣服。1997年,一外地打工者被摩托车撞死,死者的同乡苦苦哀求路人,邱继宝立刻回家取了5000元钱给他……   大私而大公!走过艰苦道路的邱继宝没怎么关心过自己的个人资产,也很少关心自己的妻子和女儿,他的心里充满了对缝纫机事业的热情和执著。他认为自己走到了这一步,具有比别人更大的优势,也更容易让缝纫机产业这一民族工业达到世界高水平。   付出总有回报,不想成为英雄的他越是低调便越是引来关注。   2000年12月11日,一个让邱继宝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杭州东信大厦会议厅里,朱基总理与浙江的企业家座谈。邱继宝被安排第三个发言,没有准备发言稿的他一下子变得异常紧张,他尽力控制自己,话匣慢慢打开,从最初的小厂子讲起,讲到将高科技运用到传统的缝纫机产业,讲到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抢占市场。把总理听得前俯身板,睁大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他。对于他引进高新技术,总理给以充分的肯定,并饶有兴趣地听着,邱继宝讲道——   “十年前,公司没有懂外语的外销人员,我就从省外办借了一个翻译,背上缝纫机到中南美洲等不发达国家推销,到1994年,我们在这一地区的出口达到了1000万美元。正在这时,墨西哥地区出现了经济危机,波及到整个中南美市场。对此,我们及时把市场调整到东南亚、中东、非洲国家。通过两年的努力,与世界50多个发展中国家建立了贸易关系,出口创汇突破2000万美元。但好景不长,1997年开始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刚刚编织起来的东南亚市场又遭重挫。我们经过冷静分析认为,危机虽然冲击了当时的市场,但危机带来了这一地区货币贬值,而我国人民币十分坚挺,国家又不分所有制,对进口高新技术、设备实行鼓励政策,这是引进高新技术、大规模实施技术改造的难得机遇。为此我们举债斥巨资从美国、韩国、台湾地区引进百套最先进的自动化加工设备。危机期间,我们赢得了时间差,不仅提前实现了装备自动化,而且比原概算节约了投资7000多万元,迅速提升了产品档次,为成功地进入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市场领取了通行证,形成了跨国发展的态势。”   朱总理非常激动,用坚定的眼神示意邱继宝继续说下去。   “‘飞跃’目前的产品60%出口到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40%进入发达国家,结束了日本缝纫机单向出口中国的历史……”   汇报结束,邱继宝不觉间已是通身大汗。这是他第一次向总理汇报工作,他的心里忐忑不安。   朱总理的脸上流露出和悦的笑容,说:“‘飞跃’很了不起!你把高新技术引入到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脱颖而出,一枝独秀,为中国的缝纫机行业在世界上争得了一席之地。说明传统产业经过高科技改造,完全可以焕发生机,脱颖而出。”并风趣地对邱继宝说:“你邱继宝,是个‘宝贝’,是‘国宝’。”这句至高的评价让邱继宝激动得险些落下泪来……   “有缝纫机的地方就有‘飞跃’”,这是不想做英雄的“农民”邱继宝追求的目标。   “‘飞跃’技术、人才、管理,不分中国外国,一切与世界同步。”这是英雄邱继宝的气概。   “我要让‘飞跃’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现再一次的飞跃!以对得起总理以及所有关心‘飞跃’的人!”这是“国宝”邱继宝的誓言。   从修鞋匠到中国缝纫机大王   ——记飞跃缝纫机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邱继宝   程为民 谢国仪 胡韶光   编者按:   邱继宝是千千万万个浙江人中的一个典型,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浙江人民的精神。浙江人民在创业过程中形成的这种精神,是过去20年浙江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强大动力,更是跨向新世纪、再创辉煌的力量源泉。面向未来,认真总结、热情讴歌、大力弘扬浙江人民的精神,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当你来到中国最大的缝纫机出口基地——飞跃缝纫机集团公司时,你能想像这家拥有1500多名员工、资产逾6亿元、年出口创汇达3000万美元的公司,竟然脱胎于只有5间平房的家庭作坊吗?当你看到邱继宝容光焕发地与外商谈判时,你能想像这位年仅36岁的企业家曾经四处漂泊,以补鞋为生吗?12年时间,邱继宝创造了一个企业发展的神话,也展示了一位创业者的风采。   金融危机来势汹汹,东南亚市场风云突变。就在这两年中,“飞跃”实现漂亮的一跃。他解释确定对策背后的信念——对付危机,惟有发展。   邱继宝在最近两年中敲定的投资,超过建厂以来任何一个时期。这缘于那个“黑色的岁末”。1996年11月,一个个从曼谷打来的越洋电话,给飞跃公司国际贸易部带来了不祥的征兆:订单骤减,货款难收,老客户避而不见……今天人们耳熟能详的亚洲金融危机,就这样不期而至了。经过苦心经营、刚刚在东南亚市场站稳脚跟的“飞跃”腹背受敌。   “解决困难,只有靠发展。”经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邱继宝拿出了化解危机的策略:调整市场,尽快走出东南亚市场的泥潭,挺进欧美市场,并大力提升国内销量;改造设备,以一流的设备来制造一流的产品;提高技术含量,增加投入,研究开发新产品。不久,国际互联网上的一条信息,让世界各国的供应商们眼睛一亮——“飞跃”大举征购先进设备。很快,“飞跃”所在的椒江城内,宾馆酒店挤满了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家供应商。他们忙着制定设备配置方案,拟定报价。当邱继宝签完最后一笔订货合同后,禁不住喜上眉梢:国际招标,设备订价大幅度下降;人民币坚挺,换汇成本降低;政府为鼓励技术改造出台的减税贴息政策,又省下一大笔开销。匡算一下,比预计节省投资5000万元,避免了高负债状态下的技术改造。更可喜的是,“飞跃”提前两年实现了装备自动化计划,从而具备了与国外同行竞争的王牌。   “飞跃”,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来临之际,实现了漂亮的一跃。   当年,他弯腰从一条沟里钻进广交会一睹盛况;今天,他带着自信叩开欧美市场大门。他要告诉世界——“飞跃”,能造出最好的缝纫机。   美国一家著名的咨询公司迎来了中国客户。邱继宝出的题目是:怎样让“飞跃”产品进入美国人的家庭?方案很快拿出来了。全美97万所学校都开设缝纫课,如果给每所学校送一台缝纫机,他们会当即购买20台。更有诱惑力的是,那些在学校里用惯了“飞跃”产品的学生,毕业后会指牌认购。这是一个高风险的营销策划。97万台缝纫机价值近1000万美元,但如果在功能、质量、外观上稍不如意,挑剔的美国人很可能再也不会理睬“飞跃”。   干!邱继宝一锤定音。   不管有多少艰难险阻,认准的目标一定要达到。这是邱继宝一贯的风格。10年前,邱继宝背着自己厂里生产的拷边机,赶到外商云集的广交会。但广交会的大门拒绝了这位籍籍无名的小厂之长。围着会场转了好几个 圈,邱继宝终于找到了一条沟,他毫不犹豫地钻了进去……那时,他就暗暗发誓:“总有一天,我要在这里拥有最漂亮的展位。”   几天后,邱继宝又出现在深圳罗湖口岸。从潮水般的回港人流中,他拉住一位面相忠厚的香港人,掏出500元钱请其代买一本香港电话号码簿。这本电话号码薄上所有的缝纫机经销商,邱继宝一一发信去电。这一年,他接到了第一笔几千美元的订单。   如今,那台在简陋的平房里、用二手设备敲打出来的拷边机,仍与25个系列70多种新产品列于一室。相形之下更显粗糙的外表,恐怕难以吸引客商,但它的存在,无言地证明一位企业家神奇的力量——产品陈列室里的79面国旗,标志着“飞跃”产品几乎覆盖所有发展中国家。   邱继宝决意叩开欧美市场大门,他要让“飞跃”缝纫机接受最严格的市场检验;他要告诉世界,“飞跃”能造出最好的缝纫机!   差不多与拜访美国咨询公司的同时,一批德国专家正在“飞跃”厂区内“横挑鼻子竖挑眼”。他们决定着“飞跃”能否通过GS、CE、EMC认证。经过前后10多次反复检查,素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专家向邱继宝展露了笑容。   另外一个好消息是,美国营销方案已顺利启动,首期销出34万台缝纫机。   在往返世界各大城市的飞机上,这位农民企业家“啃”下了英语会话。他时时告诫自己——做人做事,没有停靠站,只有加油站。   跟邱继宝在一起,最能让人体验“速度”的含义:听下属汇报,他站着,逼得你在几分钟内把情况讲清楚;跟人家约会,他讲定,五分钟后我准到;他的家就在公司仓库上面,理由很简单,从这里走到办公室,只要两三分钟。   邱继宝一年中有100多天出国考察,可这些国家有哪些风景名胜,却一问三不知。就在乘飞机的空档,这位仅读过3天高中的农民企业家学会了英语会话——他用汉字把音节注明,一句句硬“啃”下来。从修鞋匠到中国缝纫机大王,邱继宝的变化举不胜举,而熟悉他的人说,惟一没变的是他匆匆的脚步。   邱继宝是在吃苦中成长起来的。16岁那年,他就背着工具箱,走南闯北为人补鞋。此后,干过泥水活,做过学徒工。1986年春,当他终于用打工挣来的钱租下生产队里的5间平房,办起一家小得不能再小的缝纫机厂时,全国已有300多家同行,日本的三菱重工、兄弟、胜家等厂家不仅把持着世界市场,也已开始向我国渗透。“做人做事,没有停靠站,只有加油站。”   办厂伊始,他就告诫自己:“不多吃点苦,不抓紧时机,怎么能超过人家。”很长一段时间里,邱继宝要趁中午无人打扰之机,钻进办公桌下小睡一会。这对于这位每年工作365天、每天从早上7时忙到晚上10时的企业家来讲,是莫大的享受。当今国际服装业发展日新月异,个性化潮流、新面料运用对缝纫机的功能与质量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每天清晨忘不了打开电脑,浏览各国行情的邱继宝感受着强大的压力。在他眼里,不少“飞跃”产品已面临淘汰的危险。于是,他要求员工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位客户,“飞跃”流水线每月“吐”出的机型达20多种;他重金礼聘意大利、德国专家,成立研究所,一批高附加值新产品接连问世;他盯准的下一个目标是,应用电脑技术,生产全新的“傻瓜”缝纫机……   创新无价   程为民 黄保才 金波   在常人看来不起眼的缝纫机,居然走进了深圳高交会博览中心; 只读过3天高中的邱继宝,居然登上了中科院高新技术产业化会议的讲台。出人意料的背后,包含着一个朴素的道理——   一台缝纫机能卖多少钱?——9万多元!   这种昂贵的锁眼缝纫机,已经正式“走”下了飞跃集团公司的生产线,明年将形成1500台的规模。可董事长邱继宝仍不满足:“世界上最贵的缝纫机价值100多万元呢!”“黑头、脚踏、笨重”,缝纫机留给人们的传统印象可谓根深蒂固。可邱继宝居然将它与高新技术挂上了钩。在今年的深圳高交会上,“飞跃”摆出了惟一的缝纫机展台,四大系列100多个品种,与周围的电脑软件、网络家电、基因药品一同亮相,引得人们纷纷驻足。一看还真服了,光是“自动穿线”功能就让人开了眼;只需一揿按钮,细细的线就乖乖地钻出针眼,再也不需劳神费力。连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也赞叹:“浙江人真聪明,了不起!”   邱继宝远远地站在展台外,舒心地笑了:这一项功能,就为缝纫机增值1000多元,外销订单还源源不断。而技术创新带给“飞跃”的,又何止这1000元呢?   今天的喜悦,萌生于昨日的磨难。1996年那个黑色的岁末,“飞跃”人至今仍记忆犹新:订单骤减,货款难收,老客户避而不见……金融危机使得苦心经营的东南亚市场面临“崩盘”的窘境。连续三天三夜,除了吃饭睡觉,公司决策层都是在会议室里度过的。正是在那次会议之后,邱继宝决定挺进欧美市场。   虽然,仅仅凭借以往的价格优势,是无法拿到发达国家市场“通行证”的。邱继宝提出,术创新是“飞跃”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这位当年用二手设备敲打出第一台缝纫机的创业者,要用高新技术为“飞跃”打造全新的形象。在进行脱胎换骨式技术改造的同时,邱继宝在日本收购了一家小型工厂,吸纳了5名日本专家。在北京组建的研究所里,聘请的则是来自德国和意大利的专家。他们的任务,就是紧盯世界缝纫机行业最前沿的动态,并及时提出设计思想。   如今,高附加值产品的比例已占“飞跃”总 销售额的70%以上。邱继宝算了一笔账:“八五”期间,“飞跃”每台缝纫机平均售价500元,到“九五”末,已经升到2500元,靠的就是技术创新。他的目标,到“十五”期末,把这个数字变为1万元!   从关心卖不卖得掉到关   心能卖多高的价格,邱继宝已从一个传统型创业者完成了向现代型创新者的转变,但不变的是匆匆的脚步。他刚刚从德国飞回来,“飞跃”的第18家海外分公司,他 就选在这个世界缝纫机制造业的“圣地”。经过长 途飞行,还没倒过时差来,他就赶到公司召集会议:“现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科技创新永 无止境。我们和人家差距还很大,要赶上去,必须缩小时间差,增强紧迫感。”   公司的人已经适应了邱继宝的办事节奏——人家花3天干完的事情,我们就得1天拿下来。 碰到研究开发新产品,邱继宝还有一个绝招:会一开完,就把会议记录交给与会者一一签字 画押,设计图纸、市场调研、制成样品,该在什么时候搞定,人人心里都有“倒计时”。这 个办法还真管用,现在“飞跃”开发新产品的速度比以前整整快了3倍  
  • 38人
  • 0人
最新文章
版权和免责声明:
1.凡注有“浙江民营企业网”的文章,均为浙江民营企业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2.未注明来源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章,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认为文章有可能损害您的利益或知识产权,请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About zj123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建议留言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资讯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传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国电子商务网站百强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监网监

浙ICP备11047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