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21日讯 近日,文化部网站公示了2011—201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三门县亭旁镇以“杨家板龙”项目成为台州市唯一入选乡(镇)。
威武雄壮的“杨家板龙”,规模宏大的“杨家祭冬”,精美绝伦的“上鲍木偶戏”,凄婉感人的《缠足苦》……在革命老区亭旁镇的各个角落,这些祖先传习下来的风俗和技艺经过数代人的保护和传承,依然充满青春活力,述说着悠久的文明。
“每次迎龙活动,都需要1000多人上场,沿途群众鸣放礼炮、设案相迎,场面壮观。每家每户不但要自己出资修龙身,还要出力抬龙。”近日,记者来到亭旁镇杨家村的老祠堂,见到了“杨家板龙”的两位70多岁的传承人杨天伟和杨兴亚,杨天伟这样说。
“杨家板龙”是亭旁民间文化艺术的代表。从上世纪80年代初再度兴旺以来,开启了传承的新篇章。2004年板龙以414米的长度获得《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证书;2007年,杨家板龙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杨兴亚还是“杨家祭冬”的团队代表人物。他说:“再过一个多月就到冬至了,村里将开展传统的祭冬活动。村民非常喜欢自己的民俗文化。每有节庆文化活动,都争相观看或参与,这种文化热情令人感动。可以说,亭旁民间艺术的兴盛是‘有文化的亭旁人深爱着自己的文化’的结果。”
有了广泛深厚的民间力量的支持,亭旁民间艺术奇葩盛传不衰。2007年,全镇106个村共普查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线索5000余条,包括民间音乐、民间表演等许多种类和门类,此后,该镇先后投入100多万元经费用于扶持重点民间艺术项目。据镇文化站站长叶如龙介绍,该镇有舞狮等多个项目正在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亭旁平调、民间音乐、车灯、采茶、道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了继承和发展,恢复丹邱寺的规划设计工作也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