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浙江金磊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至此,“德清板块”的上市公司总数已达6家,其中今年新增上市企业两家。从省金融办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德清上市企业总数在全省的县、区和县级市中排名第10位,其中境内上市企业数排名第6位。“德清板块”何以能迅速壮大?德清县有关领导表示,这是德清企业动力、政府推力、部门合力的结果。
上市来自企业的动力
1999年,“升华拜克”作为湖州市第一支股票诞生后,德清企业的身影便活跃在证券资本市场。
在随后的几年里,“兔宝宝”、“华盛达”等相继通过首发和买壳实现上市,尝到了资本市场的甜头。
即使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德清县企业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资本市场的追逐。而且企业始终保持了强劲的动力。
今年2月上市的“佐力药业”,从2001年进行上市辅导开始,上市路上遇到了各种艰难困苦。面对困难,“佐力药业”与上级有关单位沟通联系,一项项梳理、一件件规范,用10年时间的努力终于敲开了深圳证券交易所大门,成为我市首家创业板上市企业。
刚刚上市的“金磊股份”,从2009年提出上市后,企业董事长陈根财通过“恶补”企业上市知识,从一个资本市场的门外汉成功转型为一家上市企业的掌门人。与此同时,企业的高管们也全身心投入,集中力量推动企业上市工作。“从提出上市意向到在中小板挂牌,仅用了2年时间,这在资本市场上堪称范例,这个速度除了企业本身有良好的质地外,离不开企业上下的全身心投入。 ”该县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这样点评。
如今,德清的许多企业都形成共识,上市不仅仅为了解决扩大再生产所遇到的资金难题,更多的是企业规模化发展、实现现代企业管理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
目前,除了6家上市企业外,德清县已有8家企业完成股改、 3家企业完成辅导备案。按计划,年底前,将有2家企业完成上市的相关材料报送。
上市来自政府的推力
“德清板块”成员的增多,与背后政府强大的“推力”息息相关。
从1999年“升华拜克”上市开始,县委、县政府就一直把企业上市作为促进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工作来抓。其间,县领导多次调研拟上市企业,并组织协调相关问题。
2009年10月,创业板正式推出,为德清县高科技中小企业进军资本市场提供了平台。为了鼓励企业抓住这一机遇,引导企业走上资本化发展之路, 2010年,该县出台的“1号文件”,更是明确提出了鼓励企业上市的若干扶持政策和措施。
与这些明确的扶持政策相比,德清县产业政策对推动上市所作出的贡献也同样不容忽视。“能有一大批拟上市企业,离不开日益优化的产业结构和招商选资项目带来的先进管理理念。”该负责人说。
记者注意到,在目前完成股改的8家拟上市企业中,杭资企业就占有4家。
除了招商选资,该县还把上市工作的“推手”伸向了走出德清发展的上市企业。 2009年,德清县提出要在武康城东建设“总部经济商务区”,并推出税金奖励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此举吸引了走出德清发展的上市企业的回归。当年年底,“美都控股”正式回迁德清,加快了“德清板块”的进一步壮大。
上市来自部门的合力
在该县发改委(上市办),每年都会排定一批拟上市企业名单,并积极做好企业上市的指导和配合工作。“目前为止,已经有60家(次)的拟上市企业得到辅导。”该负责人表示,这样的频率在全省不多。而从辅导开始,上市办都要对这些企业实行全程的“保姆式”服务。
如为“金磊股份”成功上市,县发改委(上市办)主持召开了4次协调会。逐一对企业上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协调。“需要协调的问题往往比较复杂,必须部门创新办法才能解决。”针对分析梳理的问题,除了需要中介机构和企业自身努力外,县发改委(上市办)都主动将其揽在身上。
在此期间,先后帮助企业协调解决了募投项目用地及公司前身有关问题需政府确认等6大难题,为企业顺利上市扫清了障碍。
此外,财政、工商、环保、国土、建设、国税等12个重点涉企部门也全程跟踪,做好企业上市的服务工作,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提高办事效率,为“德清板块”的壮大提供强有力的配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