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周伟力,许多义乌商人都很熟悉。每当有订单需要赶制,总会第一时间找他帮忙寻找来料加工点。在义乌承接来料加工活的经纪人,也常常去找他揽活。
许多人说,正因为周伟力和他的来料加工联合会,义乌来料加工行业的发展才越来越火。
【搭桥铺路】
引导50亿元加工订单
这个故事,曾经感动过很多人。2005年10月,一位来自河南的农村妇女童静,给时任义乌市委书记的楼国华写了一封信。信中提到,她老家固始县常有水灾,农民增收困难,她很希望能在义乌承接一些来料加工活,以改变老家乡亲的生活。
楼国华看到这封信后深受感动,立即批示,要求中国小商品城工商分局予以落实。最终,具体的工作派到了时任小商品城第十六党支部书记周伟力等人的身上。
看到这封来信,周伟力同样被深深感动。他放下手头的生意和其他事务,立即帮忙联系厂家,并安排人赶到了童静老家固始县徐集乡考察。最终,童静如愿从义乌接走了第一批来料加工活。如今,这位农村妇女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致富带头人。
像这样的牵线搭桥工作,周伟力做得实在不少。2002年,婺城区为更好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想到了与义乌市场开展来料加工深度对接合作。这项任务,最终也落到了周伟力的肩上。“当时,饰品行业是对外发放来料加工业务最多的行业,为了让工作尽快出成效,我就组织了饰品区的商户与婺城区来料加工经纪人,签订数千万元的结对帮扶协议。”周伟力说。经过数年发展培育,如今,义乌发往婺城区的来料加达费已达到近5亿元。
义乌来料加工原本没有辐射到山东省台儿庄区,2009年,在义乌来料加工联合会的积极联系下,两地正式开启了对接合作。去年,本报与义乌市工商局、义乌来料加工联合会共同推出“来料加工万里行”活动,为当地带去数千万元来料加工业务订单。
据统计,在周伟力的带领下,义乌市来料加工联合会引导了数量巨大的订单投放到全国各地。仅去年,这项工作涉及的来料加工费就高达50多亿元,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达300万多人。衢州、浦江、仙居、龙泉、台儿庄、常山等约10个县(市、区)人民政府,还因此将周伟力聘为“政府顾问”。
【规范市场】
培育1.4万农村经纪人
随着义乌市场扩容升级、本地劳动力成本日趋增加,商户及企业发放来料加工业务量越来越大,但相关问题也随之而来。
2006年,一个安徽的来料加工经纪人从义乌饰品商手中骗走价值10多万元的加工材料,引起不少商户的担忧。据粗略统计,类似的骗货事件每年都有发生,涉及金额超千万元。
按工商部门要求,周伟力建立起来料加工行为监管体系,负责来料加工经纪执业培训、经纪执业资格证发放等工作。“我们要求每一个在义乌承接来料加工业务的经纪人都持证上岗,在具体开展业务时,也能与商户签订规范的合同。这样,一旦出现问题、纠纷,我们便可更好地协调解决。”周伟力说。
目前,这项工作已取得突出成绩。据统计,该联合会已为磐安、武义、婺城区、金东区、兰溪、东阳、衢州、建德、丽水、龙泉、山东台儿庄区、安徽安庆市等培养了4000多名一级来料加工业务经纪人,1万多名二级经纪人,义乌来料加工市场也越来越规范。
【回报社会】
资助10多位困难学子
今年40岁的周伟力,除了义乌来料加工联合会会长,还身兼东盟-中国经济贸易促进会副会长和金华市、义乌市个体劳动者协会副会长等多个职位。
由于时常要忙于这些工作,周伟力总是没有多少时间照顾自己的生意,但他乐此不疲。忙碌之余,他更愿意抽出时间做慈善,回馈社会。
自1998年起,周伟力已资助就学困难对象10人,累计向各类慈善机构、贫困家庭捐款10多万元。他说:“做慈善和做来料加工是同一个道理,来料加工要投放到最需要的农村,只要力所能及,我也愿意将自己的爱心奉献给有需要的人。”(记者 陶后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