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农产品市场非常热闹,不少农户等的就是这个时候。“天冷了,鸡鸭鱼肉需求量肯定大”,“过段时间,甲鱼可以上市了”,“这个时候最关键,羊肉哎”……就在农民对市场充满信心的同时,他们也在期盼自己的产品能卖得更好些。
期盼一:“饲料钱什么时候能降下来”
今年上半年,猪价是上涨了不少,不过,饲料钱什么时候能降下来,那我就开心了。”南浔区千金镇西马干村的生猪养殖户沈建民说,“都说今年养猪能赚大钱,可一算成本,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沈建民告诉记者,玉米、豆粕、麸皮这些猪饲料今年继续涨价,豆粕每吨从去年2800元涨到了3500元,玉米在上半年已经接近大米价格了。“9月份的时候,猪价开始下跌,可饲料价格还是这个腔调,真有点气人!”“村里有几个养殖户自己种了点黑麦草,准备喂青饲料了,减少点成本,这也好,肉质会更鲜点。”沈建民无奈地笑了笑,“家门口这点地,能种多少啊,青饲料也就是猪吃的‘小点心’,玉米、豆粕价格便宜点才是真的。 ”
期盼二:“市场信息要灵一点,有人专门告诉最好”
“广东情况怎样了?”“那边乌龟的价格开始有点回升了,你出货的速度还是要慢点,价格可能还会上去的。”
在吴兴区东林镇街上的茶馆里,每天早上都会有一群固定客人在这里“闲聊”。宋月林、钱战勇、杨银宝等一批龟鳖经纪人会把一些重要的市场信息,以“说书”的形式在这里传播。他们掌握了最新的市场情况,因为这些信息都来自前一晚的“广东专线”电话。“我们这35家营销大户与广东17家店铺建了热线,每天通一次电话,了解市场变化。”经纪人宋月林说。“市场信息要灵一点,有人专门告诉最好。”养殖户陈连芳说,“以前只知道养,卖的时候一看,市场一塌糊涂,傻掉了。市场信息太重要了,现在我们农民很需要这些。”
期盼三:“资金有保障么,我也有信心了”
“资金有保障么,我也有信心了。”看着“恢复元气”的黑鱼市场,虽然还欠着大户6万元的饲料钱,黑鱼养殖户陆水根也大胆地选择了“代工模式”。“以前规模不大,自己繁育的鱼苗够养了,现在形势好,需求量大了,已经开始买别人的鱼苗在养了!”老陆说,“不过我手头有些紧,量不是很大。”在老陆所在的南浔区菱湖镇建丰村,不少“赊账”养鱼的小户希望扶持的资金能多些。“农民没有什么资本,如果不是合作银行放贷的6000万元,我们很难和市场周旋,融资渠道能再多几条那就好了。 ”清波龟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沈泉囡说。
期盼四:“地方特色品种更需要政策扶持”
如果那辆白色的小货车没停在吴兴南方湖羊专业合作社的基地门口,就说明负责人嵇正荣又出去拉豆腐渣了。为了稳定合作社“军心”,这几天,他通过各种途径为社员寻求最便宜的饲料。“现在,政府对养猪的扶持力度很大。其实,地方特色品种更需要政策扶持,就像我们的湖羊。 ”嵇正荣说,“生猪养殖周期一般5至6个月,湖羊的周期要13个月,所以养殖户的风险更大。 ”“现在市场要求高,传统的淡水鱼品种慢慢被冷落了,我们想改良它们,因为水产品市场变化是有周期的……”由于“孤军奋战”,东林镇泉庆村的改良草鱼遭遇市场冷落,但养殖户姚水方还是很执着,“我们计划再尝试,希望政府也能出台政策,扶持传统品种改良,这是我们水乡的标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