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猪价持续坚挺,加上往年四季度至春节前是猪价乐观期,我市养猪户补栏积极。”
“日本海啸给国内淡水鱼市场带来了新契机,不少顾客将目光投向淡水鱼。”
今年,不少农产品市场价格一改往年面色,出现了喜人的波动,就连“百年老店”四大家鱼也在三季度末上了一个价位,不少农民又开始一窝蜂式地逐利养殖,“看今年养明年”的惯性思维依然如故。然而对于农民来说,还有没变的是:市场依旧是一座“波动迷城”。
红 火
对于南浔区菱湖镇建丰村的陆水根来说,今年的日本海啸给他倒是“卷”来了财富。“今年黑鱼价钱涨得很厉害啊!去年最低只有7块3,今年9块5了!”老陆养了10亩黑鱼,去年被黑鱼低价的市场“冲击波”震伤,甚至有了隐退的念头,要不是手上还欠着大户的饲料钱,他真想放弃了。然而,今年的好情势,让他又“活”了过来。
今年养殖业的行情似乎红火异常,就连相对小众的湖羊也开始飙高身价了。吴兴区东林镇东南村的湖羊养殖大户嵇正荣告诉记者,现在商品羊的价格是每公斤27元,比去年同期涨了2元。
在另一边,猪圈里也是越来越热闹。今年本地生猪市场的开局显得有些“诡异”,原本以为进入夏季高温季节以后,生猪价格会像往年一样下跌,谁料6月份以后却是一路上涨。“5月份的时候,生猪价格每50公斤800元左右,上个月初,这个价格已经涨到1000多元了!”湖州飞港养殖场负责人卜仕说。
狂 热
“见好就收”的寓意在田间地头似乎很难找到现实标本。从事一产的农民,靠着一块地、一身力,赚的是辛苦钱,这时“市场价格”就成为他们最真实的信仰,根据价格波动选择进与退。“前段时间,新闻里说有个人养了50头猪,赚了3万元。我看他一定是‘中途’杀进来的!”在南浔区菱湖镇新庙里村养猪的赵火江感叹道,身边的不少养殖户因为看到猪价在不该涨的淡季飙升了,于是就开始“加速”生产线,甚至收购已经2至4个月大的小猪进行“中途饲养”,由于缩短生产周期,他们的盈利并不比自行繁育猪苗的养殖户少。
据市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三季度末全市生猪存栏达到100.08万头,创我市历史最高记录,同比增长12.5%,其中能繁母猪9.73万头,增长9.3%。据业内人士分析,今年猪价持续坚挺是养殖户积极补栏的最大动力。
无独有偶,黑鱼养殖户老陆虽然还欠着6万元的饲料钱,但也大胆地选择了“代工模式”。“以前规模不大,自己繁育的鱼苗够养了,现在情势好,需求量大了,已经开始卖别人的鱼苗在养了!”老陆说,身边还有不少养殖户开始“囤鱼”,为了等价格再高点再出售,这是去年黑鱼市场低迷时想都不敢想的自杀式手法,因为这毕竟是活物,每天都要产生成本……
困 惑
物以稀为贵,这是一条古老但仍不失色的市场准则。“我倒不是很看好接下来的猪价,现在的价格好是因为量少,外地的猪病死的多,本地的猪受去年价格低的影响养得少,可现在养猪的量多了……”这是9月9日,记者采访赵火江时他说的一段话。
然而就在此后很短暂的时间里,我市的猪价出现了下跌。“大约9月中旬前后,生猪价格达到每50公斤1060元高位后,就马上开始回落,跌幅很快,不到一个月时间,生猪(外三元)为每50公斤950元,生猪(内三元)为每50公斤930元。”卜仕说。有关人士分析,生猪生产能力的快速扩张,在缓和生猪供应紧张局势的同时,也加大了生猪生产的市场风险。“水产品市场是此消彼长的,现在都是特种水产,等到多到一定量的时候,‘四大家鱼’的市场又回来了也说不定。”东林镇泉庆村的黄颡鱼养猪户姚水方告诉记者,养殖户的风险其实很大,活物养在那,不能说换就换。他们也想过用更新品种的方式,来主导市场价格波动,然而单凭农民的一己之力“推新闯市”,似乎真的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村里一种叫“蚕豆鱼”的新品草鱼就是这样消失了……“明年?明年谁说的准呢?看情况养呗……”去年黑鱼灾荒的阴影似乎在老陆身上消散了。然而,农民见机行事的“反应速度”真能如此之快吗?
这个问号,其实考验着每一个涉及农产品入市的个人和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