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卫生部正式发布《食用盐碘含量》新标准,从2012年3月15日起,食盐碘含量的平均水平(以碘元素计)为20mg/kg~30mg/kg,这跟老标准规定的60mg/kg的最高强化量相比,有大幅降低。
此外,新标准还规定食用盐碘含量的允许波动范围为规定的食用盐碘含量平均水平±30%。各省卫生部门可以在规定的范围内,根据当地人群实际碘营养水平,选择适合本地情况的食用盐碘含量平均水平。
那么,台州市民食用盐的碘含量目前处于哪个水平,执行新标准后又将如何调整?
市民:大多食用加碘盐
昨天,记者走访了我市的耀达超市、欧尚超市,发现市场上卖的食盐品种很多,90%都属于加碘盐,主要添加物是碘酸钾,少量的无碘盐上也特别标注了“适合甲亢者和碘过敏者,建议食用加碘盐”。
“我多年以来都是买雪涛牌的加碘盐,习惯了。每次来超市就直接拿,也没想过换其他的,反正食用盐味道都一样。”市民王娇英说。
“我家里都吃加碘盐,补充一些碘总没错的。”市民小陈说。
记者随机采访了十多位市民,发现他们都习惯购买加碘食盐,只有一两个市民表示图新鲜买过无碘盐,但是也仅限于一两包。
盐务局:食盐碘含量已接近新标
统计数据显示,我市日常食用一公斤以下的小包装加碘盐的销售量每年在2.5万吨左右,50公斤大包装的腌制盐销售量在5万吨左右,此类盐是没有经过加碘的,一般用于企业腌制和加工食品。
市盐务管理局行业处处长张富昌说:“我市95%以上的碘盐都是由台州市盐业配送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目前该公司生产的食盐碘含量都在30mg/kg左右。”新标准中要求食盐碘含量的平均水平(以碘元素计)为20mg/kg~30mg/kg,我市现有的食盐碘含量已接近新标准。
专家:缺碘和碘过量都不好
市疾控中心慢病科副主任医师赖江告诉记者,台州原来是一个缺碘的地区,上世纪80年代的调查显示,台州有几个乡镇的群众缺碘比较严重,这些乡镇主要分布在靠近山区的地方。自从90年代开始食用加碘盐后,我市市民基本就不缺碘了,学生尿检的碘含量都是大于100微克/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
据了解,如果碘摄入不足就会影响生长发育,引起智力落后,对神经系统也有损伤。严重的缺碘会对体格发育造成障碍,即呆小聋傻哑等,更为常见的就是地方性甲状腺肿,即大脖子病。但是过量地摄入碘也可能诱发甲亢等甲状腺疾病。
赖江说:“新标准的出台让食盐碘含量可以因地制宜,拿我们台州来说,生活水平提高了,饮食趋于多样化,碘摄入的途径也增加了,跟一些西部地区比标准肯定低一点。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不食用加碘盐,市民购买时还是要选择加碘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