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生产一吨普通阀门,电费得花近千元,产值不过8000元左右,现在产值翻了一倍多,电费只增加了200元左右。”谈及技改创新带来的种种好处,浙江汉威阀门有限公司办公室负责人彭岳年感慨良多,通过技改,企业的万元产值耗能量比同行业平均水平低30%左右,产值却连年攀升,今年预计将冲破5000万元大关。
坐落于云和县狮山金属工业区的汉威公司,曾是名副其实的“耗能大户”,三年前,企业以简单的贴牌生产为主,年产值2559万元时,吨标煤产值却只有472万元。能耗大、成本高、效益难突破,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是安于现状,还是谋转型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必须二选一。”彭岳年说,2008年,企业第一次把节能降耗作为生产经营的硬指标,并把企业增效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社会效益等内容结合起来,通过技术改进、设备更新和提高员工节能意识,全力挖潜节能、降低消耗。
为了将企业节能减排目标落实到位,汉威公司将节能目标层层分解细化成指标考核,纳入对员工的考核内容,并形成制度化管理。
去年,企业用工业废砂作基料,分离出石英砂和铁丝,并投资40多万元购置了一套固体废料处理设备将石英砂加工制成苯酚,用于铸造阀门壳体,这套新型工业废弃物回收系统将企业生产的废弃物全部回收再利用,循环经济实现的年产值逾200万元。
与此同时,企业还投入120万元用于改进设备、设施,引进谐波治理、蜡模生产工艺生产线等项目,积极转变生产方式投入精加工,目前蜡模生产线月产值达100万元,年产量达1500吨以上,企业成本也随之迅速降低——每吨阀门产值从8000元提高到16000元的新高,电费成本却维持在1100元左右。尝到了技改甜头后,公司又先后引进了日产光谱仪,并建立了化验室,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实现了“节能与增效并重”。
高科技设备的应用和企业节能意识的提高,使煤电等能源的使用量较过去节省了30%以上,而企业经济效益则提升了近40%。随着今年3月位于杨柳河区的6400平方米新厂房投入使用,预计今年汉威公司总产值将突破5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