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县山川乡富民竹笋专业合作社有120多户农民股东,村民以自己的竹山入股,每年可以按股分红,分红所得大大超过自己管理竹山所得的收入。而且省去了经营竹山的时间,还可以从事二、三产业,增加另外一份收入。
安吉于2009年成立了首家林权股份制合作社——皈山尚林毛竹股份制合作社至今,全县林权股份制合作社在政府的大力引导和林区林农的积极参与下,已经由1家发展到现在的13家,涉及经营面积达2.3万亩,入社农户1650余户。
记者在安吉县毛竹现代科技园区看到,这里安装了气象观测站、监控探头和喷灌设施。其中喷灌龙头有两种,短的三四米高,长的足有八九米高,喷灌范围更大。
据该县林业局有关领导介绍,在建设毛竹现代科技园区之前,村民自己管理的竹山,每亩收入一般不超过1200元。林权股份合作改革后,通过科学管理,竹山的笋、竹产量成倍增长。“现在冬笋为主的笋用林,每亩冬笋收入最高可达6600多元;再加上春笋、竹材和其它竹副产品,每亩收入可达7800元。”
安吉在全省首创林权股份合作改革,有效地整合了森林资源,促进了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目前已在全省范围推广安吉的经验。
通过规模经营,促进林地增效。股份制合作社成立后,竹林茶园由合作社统一经营,凸显了规模经营的优势,首先是可集中经营,如肥料可以一次性上山、竹材可以集中采伐、茶叶可以集中采摘,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了劳动力。还可以以合作社为项目单位向上级争取项目,改善基础设施,提高经营水平。两年来先后有昆铜长丰毛竹专业合作社、皈山尚林毛竹专业合作社争取到毛竹园区建设项目各一个,争取到项目资金200万元。在园区内修建林道9.8公里,铺设喷灌设施面积500亩,实施低产林改造3000亩,修建桥梁一座,原来单家独户不能解决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林权入股,促进林农增收。单家独户经营,每家每户都需要有人在自己的山上管理、劳动。竹林入股,成立股份制合作社以后,竹林由合作社统一经营。大量的劳动力从林业生产中转移出来,进入工厂做工或开起了农家乐,每户林农家庭的工资性收入能增加1至4万元。
通过科学管理,极大地壮大集体经济。合作社对竹林管理不仅体现在毛竹培育方面,还更加注重对毛竹、冬笋的销售管理。合作社理事长大都由股东推选产生,理事长通过跑企业、跑市场、打造自己的农产品品牌,使规模经营的竹林实现了规模销售。如尚林股份制合作社毛料价格比市场平均价每50公斤高出3元,毛竹价格比市场平均价每50公斤高1.5元,两项增收近3万元。
加快流转,促进林业要素资本化。林权股份制合作社使林权变成股份,林农变成股东,家庭式林业资产最终变成巨大的资本,有效地化解农村大量集体资产融资难的问题。如金利股份制合作社成立后,通过林权评估马上获得了金融部门400万元的林权抵押贷款用于集体三产的开发与建设,使“死”的林业资产马上变成了“活”的建设资金,有效推进集体经济的发展与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