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核电1号机组植入“心脏”
反应堆压力容器吊装成功
9月22日,三门核电1号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吊装成功,这意味着该核电站正式进入关键主设备安装阶段。
反应堆压力容器是核电站最重要的一道安全屏障,它位于核岛厂房中心,核燃料反应就在里面进行。这些功能要求它必须保证安全使用60年,也就是达到AP1000第三代核电机组的使用寿命。因为其特殊的位置和作用,又被称为核电站“心脏”。
三门核电工程采用“工厂化预制、模块化施工”的“搭积木”式施工方法,在保证建设进度、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建设周期的同时,也增加了设备安装难度。此外,反应堆厂房内部结构复杂,对压力容器吊装作业技术要求极高。
为此,中核集团三门核电有限公司、国核工程公司、中核五公司对吊装方案进行反复论证和优化,国家核安全局组织专家对吊装方案进行多次审核。吊装过程中,参建各方精心组织吊装作业,确保吊装过程的安全无误。
记者在现场看到,竖立起来的压力容器相当于3层楼高,而吊装时需跨过离地面50多米高的钢制安全壳临时顶盖。在经过起吊、变幅、转角、定位、下落近2个小时的吊装,压力容器最终就位。
“作为我国第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与世界首台AP1000核电机组,三门核电的建设,将为我国三代核电的自主创新、经验积累、人才培养打下良好基础。”三门核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秀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