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8月4日讯作风建设,这个响彻多年、丽水干部群众耳熟能详的词语,在2011年续写着崭新的篇章,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着强有力的保障。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在巩固“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成果的基础上,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和全面小康社会两大战略目标,开展了以“提升执行力、合力优环境、实现高绩效、服务‘十二五’”为主题,以“治庸提能力,治懒增效率,治散正风气”为重点内容的深化作风建设活动。
新动力助推新发展
作风建设在于常抓不懈。一直以来,我市把深化作风建设活动作为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来认识和谋划,作为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营造风清气正换届环境的重要举措来落实和推动,形成了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按照“抓重点、重点抓”的工作思路,全市上下紧紧围绕“进一步提升执行力、进一步改善软环境、进一步开创新业绩”三大目标,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举措,重点破解“执行力不强”和“软环境不优”两大瓶颈,努力实现以重点突破困局、带动全局、服务全局的工作目标。
提高执行力和效率效能,关键在于提高干部的依法办事能力和把握政策水平。为此,我市扎实开展“讲大局、鼓干劲、守纪律、正作风”主题教育,在今年5月市本级和九县(市、区)同步开展的“教育宣传月”活动中,全市各级理论中心组共组织专题学习1045次,7382名干部参加了换届纪律知识测试,175名市县乡党委书记代表本级党委作出抓好换届纪律的书面承诺。
在开展“作风建设正反典型”学习教育活动中,我市总结、宣传、推广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市支援青川县石坝乡灾后恢复重建指挥部、农村指导员俞佳友、消防战士左秀俊、武警标兵教练员程璋,“十大之江先锋”候选人卢良根等六位典型的先进事迹先进典型,让党员、群众学有榜样、赶有方向。
执行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为此,我市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积极开发建设网络学院,扎实办好各类主体班次,加大干部实践锻炼力度。截至目前,市本级共举办主体班次12期,培训863人次,上半年共选派40名干部到上级机关、重点工作组、信访岗位、义乌市、驻外办、援疆指挥部、经济开发区等岗位锻炼,选派100名干部担任企业助理,进一步提高干部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服务发展的能力。
动真碰硬治懒治庸
加强监督是作风建设的关键环节。在效能建设中,我市以提升执行效率为抓手,畅通群众投诉渠道,及时解决群众诉求,上半年共受理群众投诉件2862件,办结率为100%,按时办结2860件,按时办结率99.95%。同时,加大效能问责力度,努力整治“庸懒散”现象,组织效能监督员采取阶段性督查和日常督查相结合的办法对机关作风、服务态度、一次性告知等方面情况进行督查,市本级共检查了78个单位,共有16名工作人员受到责任追究。
加强执行力建设就是提高工作效率,就是营造和谐环境,就是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我市积极通过开展专项效能监察,着力破解群众关注难题,目前,已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公安交警部门和市公交系统专项效能监察,重点解决市民出行问题,缓解城区交通“行车难、停车难”问题。
抓好工作落实,我市还不断加大联合督查力度,保障重点工作开展,全面推行市委办、市府办、市重点办、市效能办“四办”联合督查工作机制。对重点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市委市政府领导交办的事项开展联合督查,在具体的实施层面健全和完善项目建设的监督体系和监督网络,拓宽效能监察的渠道,在重点工程攻坚破难服务月暨项目启动周期间开工重大项目47个,总投资达81.7亿元,为我市顺利完成全年投资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我市通过积极扶持企业发展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以“企业服务年”、“企业服务月”等活动为载体,着力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意识,今年上半年全市党员干部走访联系企业4448家,与企业结对1514家,列入计划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498个,已经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351个,财政扶持企业专项资金53391万元,牵线搭桥帮助企业融资金额137098万元。
机制建设不仅在于建立新的制度,还在于巩固行之有效的现有制度。因此,我市深化干部身份证制度,继续抓好首问负责制、岗位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实事承诺制的落实,深化干部身份证制度的内涵和外延,把干部身份证制度的执行情况纳入全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市政府综合考核内容。同时,认真落实问责制、销号制、评判制,对“四区四网”建设,中心城市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大工作进行全程跟踪监督,加大问责力度,对发现的问题实行销号制、评判制和问责制,对效能低下、进展缓慢的责任单位和主要领导实行效能问责。
新起点上深入推进
改革出活力,出效益。在改进服务、优化执行流程的过程中,我市以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工作启动为契机,对机构改革涉及的13个主要部门的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职能的调整和配置进行合法性审查,从源头上解决和规范行政权力的运行。同时,积极督促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执法单位加强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的制度建设,市直34个单位都按要求将相关制度向社会公布。在坚持依法行政方面,我市积极提倡“劝告式”执法、柔性执法等好做法,并加强行政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目前,市本级32个单位368项行政审批事项和9个县(市、区)的大部分行政审批事项都已纳入电子监察系统。
在推进“两集中、两到位”行政审批职能归并改革中,市本级完成了41个部门的自查自清阶段工作;各县(市、区)基本完成了非行政许可事项的清理工作,取消或合并265项,事项削减率达到11.6%。此外,我市还着力抓好乡镇、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对有条件设置便民服务站的村尽量做到“应设尽设”,目前,全市共建成村级便民服务中心1919个,覆盖率达66.5%,为基层群众代办各类事项29771件,得到基层群众的广泛好评。
为厉行节约,降低执行成本,我市不断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制定控制因公出国(境)团组数量和规模办法,规范公车配备使用管理,进一步规范公务接待工作,确保财经制度和经济工作纪律落实到位。
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是深化作风建设的重要保证。为营造“人人讲执行,事事抓执行”的良好氛围,全市领导干部带头开展学习一本执行力建设相关读物、接受一次作风建设警示教育、进行一次深入调研、走访慰问老党员和困难党员、联系帮扶一户困难群众、协同解决涉及重大项目推进、重大工程建设或重大产业发展中的一个难题、包案解决一件疑难信访等“九个一”活动,今年1-5月份,全市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等重点建设项目进展明显加快,累计完成投资39.09亿元,为年度投资计划的32.91%,比去年同期高5.2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