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申城楼市不太平静:一方面,市房管部门发布了继续严格执行住房限售政策的"新沪四条",进一步明确各种限售细节,被称为"补丁政策";另一方面,本市正式提出要在浦东临港新城地区启动建设一批限价商品房,给全市"四位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注入新内容。一"紧"一"宽"政策,将给房产市场带来怎样的变化?记者昨天就此采访了一些业内人士。
"新沪四条"中规定,各区县房管部门对楼盘开盘价格进行指导,对于定价过高的,相关部门可以采取约谈、劝诫等方式加强指导和审核,也可以联合价格主管等部门进行会审。对于商品住房销售方案不符合规定和通知要求的,不予受理销售方案备案。
"我爱我家"房产网有关人士认为,这一措施可以维持短期内房价相对稳定的市场局面。但政府参与市场定价,是行政手段而非市场化
手段,可能未必反映出真实的市场供需关系,而且会进一步压制部分板块的升值潜力,从长期来看,房价有被过分压抑而进一步反弹的可能。
今年下半年,上海将按照定区域、定对象、限交易、限价格的"双定双限"原则,在浦东临港新城地区启动建设一批限价商品房。
据了解,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早在2008年就作出政策规定,为适应多层次的住房消费,鼓励各地建一定数量的"限价房"。在上海,由于种种原因,住房供应体系中一直缺少这一层次的住房。今年上半年,上海相关部门提出了研究促进市郊各经济开发园区产城融合的问题。在临港新城建设中试点建设供应"限价房",有利于用足用好国家政策允许的各类住房供应模式,更有利于解决部分经济园区各类人才安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