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管理学院 人力资源 战略管理 生产管理 经典案例 企业文化 财务管理 营销管理 领导艺术 信息化 管理茶座

危险,索尼!

作者: 时间:2006年11月09日 信息来源:金羊网

    如果索尼还是不能记取类似的教训,将会在好的开局面前再次受挫。

    
  对索尼这些国际品牌来说,在中国市场上的发展过程并不平坦,这是由于中国市场太大而很不平衡所致,同时也与这些国际品牌个性傲慢和反应迟钝有关。1997年是国际家电品牌与国产品牌此消彼长的一个分水岭。在这一年有一件事可能使索尼记忆犹新,那就是海南“乐普生拒售索尼”事件。

    七年前,为傲慢付出代价

    海南乐普生拒售索尼一事,对索尼而言是一个痛苦的经历,那是在国际电视业最红火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索尼会在这里翻船。一个海南的用户买了一台SONY电视,但不到一年时间显象管坏了,根据电视的有关三包规定,SONY应该给予调换,但不可一世的SONY却对此事显得很冷淡,一方面推诿,一方面强词夺理,把这个事情拖了很长时间。其实,对这些国际化的大公司而言,这是一个简单的危机问题,只要重视一点,就可以克服危机,但巨人也有巨人的错误,巨人的反应慢和傲慢会使别人有可以攻击的机会。当时我和知名策划人张晓烽就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的策划机会,原因是:1,中国当时民族工业正在崛起;2,日本产品的歧视性销售政策;3,日本产品的售后服务问题一直很严重,但缺乏一个有效的案例进行揭示;4,中国人对日本的历史情感,当时政治上的问题也使中国人对日本反感;5,消费者维权意识的觉醒,中国有了第一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基于以上等原因,轰动世界的“海南乐普生拒售索尼”事件出现了,SONY的专卖全部撤下了,理由是SONY不履行相关消费者权益法律。

    一石激起千重浪,整个中国围绕这个事情开始了全国性的大讨论,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日本的“读卖新闻”等300家以上的媒体进行了报道,也开了数不清的研讨会,一时间,乐普生名声大震,销售大幅上升,中国国产彩电业趁机杀入市场,这件事成了中国家电企业的一个转折点。SONY事件使整个国际品牌全面陷入危机之中,从高潮跌下低谷。

    七年后,偏见惹危机

    据近期媒体报道,成都的胡女士今年6月买了一部索尼爱立信T618手机,无意发现,只要拨打的电话号码后8位数与自己手机的电话薄里的号码相同,在拨出电话显示中,即显示出电话号薄里所存的用户名,给胡女士带来了一些不便。该女士要求更换手机,但索尼厂家以这是一个普遍现象而不是质量问题为由,拒绝更换。

    索尼传播与公关总监宁述勇认为,索尼T618所见情况是一个普遍现象,在三星、NOKIA等手机中也有出现,不是质量的问题,手机只识别来电/去电的后8位,是国际上GSM网络标准化建议中的规定。而且这个故障出现的几率很低,并没有给用户带来多大的麻烦,因此没有必要收回这些手机。

    但业内专家认为,对有缺陷的产品收回,体现的是厂家对消费者负责任的态度。在发达国家,召回制度已经成为一种行业标准,召回方式有二种,一是“自愿认证,强制召回”,一种是“强制认证,自愿召回”。美国执行的是前者,即进入门槛低,但一旦出了问题,政府会强制要求企业召回产品;欧洲实行的是后者,更重视市场的准入门槛,防患于未然。专家指出,在我国,还没有出现召回,不是说产品没有缺陷,一是因为市场竞争还不充分,二是消费者的维权意识还不够,三是没有权威的第三方检验机构进行论证,另外,国家还没有法规来进行强制性的召回。他指出,中国的手机用户已有3亿,T618只识别8位来电号码,在欧洲不是缺陷,在中国却是缺陷,厂家不能以欧洲的标准要求中国的消费者来执行欧洲的标准,不能以概率低来推卸责任。

    国际品牌应放低身价

    说来也巧,相隔7年发生的这两件小事,有一些外型的相似性,也有逻辑上的连贯性。外型上看都是消费者对产品的问题提出意见,厂家一开始都是找理由来拒绝,而且总是涉及到这些国际品牌的西方标准和中国标准问题,二件小事均体现了国际品牌一定的歧视性的政策,也都在中国引起一定的反响。最后,消费者总是会战胜这些不公平的东西,而这些国际品牌却因为没有处理好危机,而失去一些非常核心的东西。在逻辑上的连贯性体现在,一是以西方的标准来解释中国的问题,二是都显得傲慢和偏见。

    我不是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我知道索尼为了复兴,已经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如果索尼还是不能记取类似的教训,将会在好的开局面前再次受挫。

    如果对消费者的控诉不予积极的回应,危险,索尼也不例外。

    

    

  • 105人
  • 0人
最新文章
版权和免责声明:
1.凡注有“浙江民营企业网”的文章,均为浙江民营企业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2.未注明来源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章,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认为文章有可能损害您的利益或知识产权,请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About zj123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建议留言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资讯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传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国电子商务网站百强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监网监

浙ICP备11047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