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苕溪饮用水源保护工作暨区生态建设领导小组会议举行。市委常委、区委书记朱金坤,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凌美娟,副区长屠冬冬,区政协副主席黄莉等参加会议。朱金坤一行踏看了在建的仁和水厂以及勾庄宣杭铁路桥南的良渚、瓶窑组团拟与杭州主城区自来水互通连接处,随后举行会议。
我区有区级以上河道52条,省市级河流4条,镇乡级河流532条,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省人均的56%,属中度缺水区域。今年6月5日,受苕溪上游临安青山工业区特征有机物污染,我区发生了饮水危机事件,给饮用水源保护工作敲响了警钟。
区生态办建议,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3条红线。加快综合整治,启动苕溪流域饮用水源(备用水源)保护区域截污纳管全覆盖计划,实施饮用水源、备用水源保护区域沿线畜禽“禁养”和综合治理工作,有计划的组织实施一、二级保护区范围影响饮水安全的各类污染源关停或搬迁工作,积极向上争取苕溪流域禁航,继续抓好三白潭、喜庵港等备用水源的创建、深化整治工作。加快饮用水源应急体系建设,建设备用和应急供水水源,要充分考虑临平、瓶窑、径山等水厂的备用水源建设,特别是当各水厂的备用水源不能满足生活供水时,要建立各水厂与杭州水业集团供水管网互通、改由杭州水业集团供水的机制,提高应对危机事件的处置能力。实现主要河流和供水水库水质生物(安全)在线监测预警、饮用水源数据采集系统和数据应用平台全面运行。
朱金坤充分肯定了“十一五”以来我区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的成绩,他指出,余杭生态环保工作按照“环境立区”战略要求,积极改善生态环境,保护供水安全,工作积极主动,成效明显。
对于区生态办和水务公司提出的建议,朱金坤指出,加强基层环保组织机构与能力建设;实施“数字”环保工程,在“十二五”期间完成对现有的监控设施和系统网络的整合、改造、提升,实现全区水、气、声、重点污染源全方位的数字环保应急指挥系统建设;保证环境保护需要的资金;落实好饮用水源保护区截污纳管工程。
朱金坤要求,一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余杭“品质之城,美丽之洲”建设离不开好的生态、好的环境、好的水、好的空气,要改变原先“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状况,把环境保护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在保证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谋求发展,不能牺牲环境换发展,不能以今天的发展牺牲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二要从保护人民群众健康生活的高度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严重性和重要性。如果不及时处理环境问题,将危及公众的健康生活。三要从创建国家级各类活动的要求认识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工作的艰巨性和紧迫感。按照创建生态城市、森林城市,“创模”复检,“811”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推进工作,弥补差距,并落实长效机制。四要用项目化管理手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各项工作排出来,并纳入到项目化管理,明确内容、责任单位、责任人、时间要求,用项目化管理的手段确保工作落到实处。五要用铁腕治污,特别是对于水源保护,要落实专人、专门的队伍,并加强代表、委员和群众监督,彻底治理水污染的源头,保证饮水安全。六要加大投入,加快供水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大水源保护和污水处理力度,该上的设施设备一定要上。七要大力倡导节约、低碳、环保等理念。环境保护,人人有责,做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了子孙后代,更是为了今天这一代人的生命健康和品质生活,要立即行动起来,有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