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司镇三角村与杭州主城区东部接壤,成为杭州市“城市东扩”战略的“桥头堡”。近年来,三角村党委抓住机遇,围绕“建经济强村,创和谐新村”总目标,以“强经济,强党建,保民生,重服务,促和谐”为抓手,通过经济发展推动基层党建,以党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发展经济成为“首富村”
近年来,三角村党委始终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作为第一要务。
该村利用村级留用地建设标准厂房,为杭州“退二进三”搬迁企业搭建创业平台。目前,三角村拥有集体标准厂房53000多平方米,由业主投资的标准厂房达23万平方米,共引进大小企业700余家。三角村由此成为余杭区首个省级中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农民创业园”称号。去年全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超1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突破2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1211万元,成为全区的“首富村”。
强基固本服务村民群众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三角村党委十分注重强本固体,把加强组织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村党委书记高国华用“动车”来比喻说:“动车跑得快,靠得是每一个车轮的驱动。党组织应该象动车一样,充分发挥好每一个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村185名党员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进“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片组户民情联系”工作,努力创建杭州市发展强、党建强“双品牌”示范单位。
该村专门建立了党员服务中心,开展帮困结对和银龄互助活动,每位党员志愿者用各种方式帮扶村里的“空巢老人”,让孤寡、病残、高龄老人得到关爱。该村党员干部通过民情联系方式,全年累计走访群众10243户,共收集各方面意见建议285条,所反映的问题均得到妥善解决。
全村党员还以“四比三优一满意”为总要求,每个党员都承诺履诺,开展亮诺、践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女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义务为本村困难户、空巢户、庭院整治长期不达标户等11户家庭进行房前屋后庭院大整治;男党员则开展“我为三角守平安”志愿者活动,共有254人次参与了活动,为社会稳定起到了推动作用。
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随着经济发展和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三角村党委、村委会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强村与和谐新村”的关系,把构建“和谐社会”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村里先后建立了企业服务中心、公共服务大厅、治安巡防中队、和事佬协会等专门的管理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为村民和新居民调解各类矛盾纠纷,从而有效促进了村级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近年来,该村每年投入综治经费近200万元,组建了40人的专职护村队,增加各类装备,添置治安巡逻车7辆,开展全天候治安巡逻、流动人口管理排查、企业消防安全检查、矛盾纠纷调处等,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此外,投资400万元建造四星级老年活动中心和文化活动中心,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为全村700多位6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生活补助,让全村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投资建造了两个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还给17位高考优秀学子进行每人1000元至3000元的奖励。村班子成员与12户困难家庭结对,开展扶贫帮困,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