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陶后夫
“我们这里目前已有14个高科技项目入驻,一个项目就像一个‘金蛋’。14个‘金蛋’可谓个个有绝活,一旦孵化成‘雄鹰’,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浙江大学义乌创业育成中心主任助理朱国强昨对记者说。
14个“金蛋”各有绝活
昨天下午,浙江真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勇急匆匆地跑到该中心办公室,询问义乌市第五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的申报方式。这家公司已研制成一种真空环保厕所,这种厕所比一般的经济型马桶还要节水1/12。
刘勇说,目前,他们的真空厕所在江苏常熟试点成功,已进入市场销售。“国内市场正在慢慢打开,比如四川的一家单位已向我们订购了一批货。我们还成了广州地铁专用厕所的竞标单位。”刘勇说,国外市场从目前的反应情况看,前景更为广阔,一些欧美国家真空厕所的民用化已相当成熟,目前来自荷兰、加拿大、以色列等国家的采购商向他们抛来了“橄榄枝”。
该中心的另一个“金蛋”则欲掀起一场“家政革命”。在义乌市明强机器人开发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了一种智能吸尘机器人。扫地、除尘不用家庭主妇动手,用这个机器人就可完成。目前,该公司正通过各种途径将科技应用于民生,以便获得广阔市场空间。
还有一家入驻企业,研制的是高效吸收型饲用蛋白粉。以往,饲用抗菌蛋白提取的难度很大,所以生产成本较高。记者了解到,这家公司的董事长赵旭明是浙江大学动物营养学硕士,专门对这种蛋白的高效提取进行攻关,最终获得了成功。这意味着,大规模廉价生产饲用抗菌蛋白的技术已在义乌研发成功,并正通过义乌这一大市场走向产业化。
打造“科技义乌”
还需更多政策优惠
“总体而言,这些项目都处在初创或迈向产业化的关键阶段。”浙江大学义乌创业育成中心常务副主任孔志洪说,它们需要更多优惠的条件,以成功孵化。
对此,义乌市政府也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扶持,如一定幅度的厂房租金减免优惠等。育成中心也积极开办各类培训会、研讨会,引导入驻企业找到合适的市场定位和产业化路径。资金是科技项目发展的必要“血液”,为此该中心还积极引进风险投资,为入驻企业搭建融资平台。
这些政策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朱国强介绍:“中心入驻项目已从2009年的6个,增加到目前的14个,入驻企业也从原来的5家,增加到了目前的12家。”
“对于高新科技项目来说,义乌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这里拥有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科技项目发展所需的民间资本也十分充裕。”孔志洪说,但是义乌要依靠科技力量大踏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还需给这些项目更多政策扶持,比如土地政策倾斜、加大补贴力度、增加税收优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