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5月,大宗商品的走势来了个大逆转,也拖累挂钩大宗商品的理财产品,高收益落空。招商银行和广发银行都各自提前终止了一款挂钩类理财产品。日前,广发银行的“汇率触发型”人民币理财产品因欧元兑美元突破了汇率上限,以0.5%的收益告终,离预期6.5%的年化收益相去甚远;而招商银行的“焦点联动系列之石油价格”产品,由于国际油价跌到了触发线,将最终收益锁定在0.4%,远不到5.5%的预期年化收益。
收益接近活期利息
接近活期存款的利率,让投资者备感失望,那是否说明在目前情况下,挂钩类产品并不适宜投资呢?招商银行义乌支行国际金融理财师张震分析说,理财产品都存在收益不确定的问题,相对于其他产品来说,并不是挂钩类产品风险特别大,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跟产品设计有关。
“不同于其他产品,挂钩类产品往往都设计有收益区间和触发条件,达到了规定的触发条件,收益也就会落在相应的区间。因此,挂钩类理财产品的收益总是呈现两头,达到条件,获取最高收益,反之则收益很低甚至为零。”张震介绍说。以某款挂钩石油的理财产品为例,规定在产品存续期内,国际油价连续几天超过100美元,可获取5.4%的收益,反之如果达不到条件,收益则降为0.5%。
多数为保本产品
由于是挂钩产品,收益很大程度取决于挂钩标的的表现。“近期很多挂钩理财产品达不到预期收益,主要是大宗商品价格急速走低和部分国际货币的价格、汇率波动较大,这出乎许多金融机构的预期,触发低收益甚至零收益。”兴业银行义乌分行财富管理人员郭慧文说。
好在考虑到投资风险,多数挂钩类产品设计的时候,都是走“保本”路线,意味着投资者最糟糕的情况也就是不赚钱,本金并不会损失。因此,在目前这种波动较大的情况下,投资者没必要出于恐慌而提前赎回,因为提前赎回更容易招致亏损。“挂钩类理财产品多数是中长期的,对于赎回都有条件限制,如果投资者执意要提前赎回,往往需要额外交纳一笔费用,并不划算。”郭慧文说。
购买前要多了解标的
据了解,去年底以来,挂钩类产品就打着抗通胀的旗号大行其道,挂钩标的遍及农产品、原油、期货、贵金属、股票、票据等各个种类。它们之间并无优劣之分,只要达到设定的条件,都能让投资者享受较高收益,因此,投资者该选择何种产品,关键还是看标的本身的价格走势和产品的结构设计。
“收益大小跟投资标的价格走势联系较为紧密,投资者最好对投资标的有一定的了解。从近期较热的大宗商品和贵金属来看,两者各有特点,前者走势更稳,而后者逐利机会更大,选哪种就看投资者个人的风险偏好了。除此以外,关键还是要看清产品设计结构,了解触发条件是看涨跌区间,还是只看涨或跌,以及涨跌幅度的大小限制。”张震提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