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经济热点 民营经济 浙江股市 区域发展 专业市场 企业动态 统计数据 浙江产经 浙江楼市

有钱买不到电 电力部门:电源不足成最大缺电原因

作者:陈锐荣 时间:2011年05月18日 信息来源:中国台州网

     浙江在线05月18日讯 往年有电送不进来,现在有钱买不到电

    随着夏季来临,气温持续上升,台州将面临2004年以来夏季用电最紧张时期。来自电力部门的解释是造成缺电的主要原因系电源性缺电。

    有心的市民一定还记得,早几年缺电时,电力部门的解释是缺电主要原因为电网性缺电。后来电网建设上来了,电力部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电网不再“卡脖子”,缺电历史将彻底告别。眼看要过上用电无忧的好日子了,突然又冒出了个电源性缺电。本来就没闹明白的市民可能就糊涂了,“怎么又是缺电?”

    “电网性缺电是有电送不进来,而电源性缺电则是有钱买不到电。”椒江供电局副局长余文元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前几年有的人说告别缺电历史有点过于乐观了。”

    “以前说有电送不进来,现在是有钱买不到电,只不过是后者这个因素更突出,掩盖了前者。”余文元说。他表示,从今年开始,电源不足已成台州全市和全省最大的缺电原因。

    “从眼下看,缺电的苦日子可能还得熬上几年。”余文元向记者剖析了造成电源不足背后的几大深层次原因。

    电源建设跟不上社会用电量需求

    “2010年我省净增统调装机容量84万千瓦,而今年至今还没有新机组投产,从已定的计划和建设进程看,今年全省将投产的机组发电能力也非常有限,仅相当于一座台州发电厂的能力,而明年则为空白。”余文元说,“一面是新增的电源不足,一面是社会用电量每年保持15%的速度增长,可想而知,新增的用电需求进一步拉大了电力缺口。”

    来自市电业局的资料显示,一季度全省用电需求旺盛,全社会用电量69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6%,最高负荷需求达4000万千瓦以上,全省电源出力不足3700万千瓦,缺口在300万千瓦左右。1-4月份,在电源性缺电情况下,台州全社会用电量67.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6%,特别是3月中旬后,用电缺口持续在43万千瓦以上,最高接近50万千瓦。

    “全省电力出现缺口,你就不能想要多少就给多少,有钱也没用,只能按比例分配。”余文元说。

    发电成本上升制约电厂出力

    “煤价节节攀升,火力发电厂的发电成本就要上升。”余文元说:“电发的越多亏得越多,发电企业的积极性自然受到制约。”

    据了解,浙江电网主要依靠火力发电,水电、风电等占的比例不大。

    从有关数据中可以看出煤价高企对火力发电能力的影响。据统计,今年1-2月,全省地方火电机组发电量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仅4.18%,远低于全社会用电增幅。

    此外,天然气气源不足和国际油价上涨,也制约现有顶峰机组出力发挥。镇海、龙湾和金华三家燃油顶峰电厂储油基本消耗殆尽,94万千瓦机组只能作为事故备用,加之天然气供应不足,天然气机组只能维持“四大两小”顶峰发电,仍有57%(217万千瓦)的天然气机组容量不能发挥作用。

    降雨量历史同期最低,水电站发电量大幅降低

    “从今年1月到现在,台州境内降雨量大幅降低,也制约了水力发电站的发电能力。”余文元告诉记者,受此影响,一方面大的水电站向省网送电能力降低,而地方小水电对当地电网的补给能力也大幅缩减。

    天台供电局调度中心负责人证实了这一说法。“正常年份,全县小水电可补给2万千瓦,这样台州电网配的指标虽然不足,日子还好过点,今年全县小水电发电能力大大降低,部分小电站甚至处于停发状态,缺口就要拉大。”

    记者从市气象台了解到,年初至今,台州总降雨量处于历史同期最低水平,而全省多地市的总降雨量也均处于历史同期最低水平,个别严重的地方总降雨量甚至比正常年份偏少37%-64%。

    缺电蔓延,省外买电难度增加

    从最近公开的媒体报道显示,本轮电荒始于3月份,最初仅在江苏、浙江、山东等地,进入4月后,我国从东部到中西部,多个省份都出现了缺电现象,甚至连电力比较富裕的安徽都出现了缺电现象。

    余文元说,“浙江电网自给力不足,每年都会从周边电力富裕省份比如安徽、福建等地购电,今年普遍缺电,人家自己电都不够用或者不宽余,卖给你的肯定会少一点,这也是造成电源性缺电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了解,往年浙江省外购电量约占全省总用电量的30%,而今年到现在能买到的电只占总量的20%左右。

    市电业局一位工作人员说,省公司正在努力争取,尽量增加外购电量,预计今夏用电高峰将购电1100万千瓦,达到总用电量的25%左右。

  • 140人
  • 0人
最新文章
版权和免责声明:
1.凡注有“浙江民营企业网”的文章,均为浙江民营企业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2.未注明来源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章,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认为文章有可能损害您的利益或知识产权,请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About zj123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建议留言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资讯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传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国电子商务网站百强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监网监

浙ICP备11047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