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楼盼
【最新消息】
工业产值达131亿元
昨天,记者从义乌市统计局获悉,今年是工业统计制度改革的第一年。从一季度开始,规模以下工业生产单位的划分标准由原来的年主营收入为500万元以下的工业企业和全部工业个体户,改为年主营收入为2000万元以下的工业企业和全部工业个体户。
新划分标准实施后,一季度义乌市规模以下的“小企业”工业产值达131.04亿元,可比价增幅为12.1%。
【新闻纵深】
个体工业
体现市场景气度
一季度义乌市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实现的产值中,主营收入为14.3亿元,实现营业利润1.02亿元。同时,义乌市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上缴税金总额0.44亿元。从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生产和效益指标近两年的现价增幅来看,多数指标增幅平稳。
前期调查显示,一季度义乌共有22567户工业个体户,比去年同期增加1789户;从业人数达23.58万人,同比增加近2万人;一季度工业个体户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15.45%。
义乌市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工业个体户已成为义乌规模以下工业发展的支撑力量,“个体工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义乌市规模以下工业整体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个体工业”景气度也体现义乌小商品市场的景气度,因为“小企业”的产品大多通过小商品市场群销往全球。
两大难题
原料涨价、融资难
虽然义乌规模以下工业经济发展平稳,但从记者了解的情况看,义乌“小企业”目前面临两大难题:原材料价格上涨和融资困难。
当前,由于世界部分产油国家局势动荡、全球经济尚未完全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以及受国内各项政策调控等因素影响,多数企业主表示,今年一季度原材料价格比去年有所上升。纺织业、服装制造业等行业,由于棉纱布料等原材料上涨较快,无法预算成本而不敢接下半年的订单。此外,今年工资上涨幅度较大,也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
目前,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资金主要以自有资金和借贷资金为主。但因财务制度不健全、资信程度较低等原因,在自筹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取贷款。
【专家建议】
借助国际贸易试点
谋求新的发展空间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章政教授表示,义乌成为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之后,规模以下工业将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他认为,促进义乌规模以下工业经济发展,金融机构应加大融资力度,促进企业发展;企业应加快转型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政府应建立健全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市场供求、政策、投资、科技、招工等各类信息和发布信息的渠道,从而帮助企业及时掌握国家政策和市场动态,及时调整生产经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逐步成长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