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地处杭嘉湖平原,区内水网交错,有运河和苕溪两大水系,辖区内贯穿京杭运河、杭申线、杭湖锡线、武獐线、东苕溪等五大干支流航道;矿山林立、码头众多,是重要的区域货源基地,水运行业和水运经济发达区域。
展望“十二五”,余杭区水路建设将重点完善“三港、二区、三干、四支”的内河港口和航道网络布局。“三港”即崇贤、仁和、临平港区;“二区”分为南庄综合作业区、双林散货化工作业区;“三干”即京杭运河、京杭运河二通道、杭申线三条干线航道;“四支”指武獐线、王獐线、良獐线、临博线四条支线航道,基本实现干支畅通、水陆联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规划目标。到2015年末,将形成一个分层次、多功能、现代化程度高的内河水运体系。
打造内河示范港区
“十二五”期间,余杭区将续建仁和危化品作业区并投入运营,重点新建临平作业区,以集装箱泊位为主,件杂泊位为辅,规划建设500吨级泊位34个,年吞吐量585万吨,总投资8.45亿元。同时,积极引导作业区走规范化经营之路,逐步实现建设制度化、经营合法化、作业规范化、管理程序化、安全生产长效化,通过五年的努力,力争把余杭港区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内河港区。
在此基础上,依托港口优势,发挥港口的带动和辐射效应,发展临港大产业,构建物流大平台,努力构建适应社会多元化需求的水路运输物流体系,发展集运输、装卸、仓储、加工、包装、配送等服务为一体的水运物流服务体系,实现传统水运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型。
此外,抓住水路旅游逐渐升温的有利契机,充分利用杭州市“五水共导”的水上旅游优势,不断打造水上旅游热点,加快发展水路旅客运输,不断提升水路客运服务水平。
加快运河二通道建设
“十二五”时期,我区将继续加大高等级航道以及景观化航道建设,在全市“东接、中畅、西进”的航道布局中凸显北部门户的重要战略地位。
规划实施的京杭运河浙江段三级航道整治工程,计划改建桥梁17座,新建桥梁32座,新建锚泊服务区6处,新建1000吨级双线船闸1座,以及其他相应配套设施等。工程总投资约109.4亿元。此外,余杭辖区现共有定级航道里程350多公里,今年将对武獐线、王獐线、良獐线等地段2334米护岸实施修复,并制定支线航道后三年行动计划。
完善水运安保体系
依法办事,是规范服务的根本途径,在今后的五年中,水运行业管理将以法律法规为准绳,抓好信用体系建设,加强超载、违章整治力度,深化钱江内河水系一体化管理,全面提升行业规范化管理水平。其中,今年将重点开展对现有108家码头的全面专项整治行动,对未取得港口岸线使用许可和港口经营许可证,擅自从事港口经营活动的无证码头实施关停措施,逐步形成港口经营管理长效机制。
同时,紧紧围绕打造“平安交通”这一目标,建立健全水路运输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和完善船舶管理系统、船员管理系统、船主管理系统、通航管理系统、应急管理系统五个系统,为水运安全监管提供保障。健全水上应急救助体系,在全航区范围建立快速畅通的水上遇险报警通信渠道,建立快速应急队伍,配备先进的车、船、艇快速交通工具和必要的无线通信等设备,进一步提高水上交通事故处理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