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两院院士、外国专家……
我县资本勇娶高端“智本”
近日,一场特殊的会议在浙江三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召开,与会人员不仅有该公司高层领导,还有来自浙江大学的几位博士及博士生导师。当天,双方联合召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开题审查会,对课题的科学性、可行性、实用性、创新性等进行实地认证。
浙江三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于2008年通过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审批,是我县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审查会上,浙江大学工学博士暴志刚对由自己牵头的研究项目作出阐述,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顾新建、纪杨建等人提出认证意见,并通过项目报告。“我们将以此次联姻为契机,加快企业高层次人才培养,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着力提升公司创新能力。”该公司董事长卢旭日说。
“三变科技”与浙江大学的合作,是我县资本勇于嫁接高端“智本”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办企业、搞创业的氛围日渐浓厚。经过20多年发展,县内许多工业企业已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当前正面临“二次创业”的抉择。“二次创业”主要靠什么?显然是智力支撑。在经历原先粗层次、浅水平的产学研合作后,我县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目光瞄准博士后、两院院士、外国专家等高端“智本”,掀起一股产学研合作新潮流。
去年11月,在科协部门的牵线下,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变电器研究所原总工程师朱英浩,携其研发团队进驻浙江尔格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我县首家院士专家工作站,与该公司开展全面合作。工作站运作近半年,效果十分明显。前不久,“尔格科技”在研发一种新型冷却器时遇到关键性技术障碍,后来在朱英浩团队的指点下得以攻克。
巢美自有凤凰栖,花香自有蜂蝶来。产学研合作从低端走向高端,既是企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企业自身实力不断增长的结果。据统计,自2008年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开展以来,全县先后有15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30%左右,新产品产值率达20%,一大批高、精、尖企业迅速崛起。
去年年底,浙江爱力浦泵业有限公司被评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成全县唯一一家上榜企业,而全国也只有772家。有了这块“金字招牌”,该公司设在美国的研发分公司吸引到当地许多专家的目光,今年以来已聘请国外专家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