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报讯(记者 楼盼 通讯员 金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义乌每天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这些垃圾如何处理,颇让人头疼。昨天,记者从义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获悉,义乌将建设建筑渣土处理中心,采取循环利用的方式处理建筑垃圾。该中心建成后,每天可“吞”下2000立方米的建筑垃圾,并产出多种建材制品。目前,义乌市建筑渣土处理中心已完成土地平整,即将开工建设。
自去年起,义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专门成立废土执法组,查处乱倾倒建筑垃圾、污染路面等违法案件。截至目前,累计处罚乱倾倒建筑垃圾、污染路面类案件703件。
但是,建筑垃圾乱倾倒的顽疾并没有根除,“垃圾围城”反而愈演愈烈:夜幕下,一辆辆卡车悄悄驶向郊外,将一车车建筑垃圾倾倒在无人处后扬长而去……更离谱的是,甚至还有人私设垃圾场,向建筑施工单位收费,吸纳建筑垃圾。
据执法局的普查及实地勘察结果显示,目前义乌城区周边6公里范围内,已无可正常运作的建筑垃圾消纳场。而今后几年,义乌城区和旧村改造建设工作将迎来新的高潮,建筑垃圾也将进入高速增长期。若不尽快想出办法解决建筑垃圾倾倒问题,将会影响到义乌社会经济的发展。
怎么办?执法局想到了问计于民,邀请义乌26名废土清运经营业主座谈。其间,一名业主提出一个想法:能否将建筑垃圾循环利用?
好主意!执法局立即联合创建办、交通局、发改局、国土局、建设局、江东街道等部门,共同商讨建筑垃圾循环利用问题。通过大量前期调查准备工作,执法局最终决定将江东街道前流村一处闲置的空地作为建筑垃圾消纳场,并将在这块空地上建设建筑渣土处理中心。
义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直属大队大队长楼宝红介绍,建筑渣土处理中心建成后,每天可吞吐2000立方米建筑垃圾。同时,通过处理中心的深加工,原本废弃的建筑渣土可以压制出砌块、铺道砖、花格砖等多种建材制品,再生转化率可达60~70%。
在创新建筑垃圾处理方式的同时,义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还运用高科技手段,对建筑垃圾清运车辆进行监管。截至4月6日,该局已对105辆垃圾清运车安装GPS卫星定位系统,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平台,实时监控垃圾清运车辆的运输路线等,防止建筑垃圾随意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