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异地采访环渤海组继续前行。
3月3日,记者一行从山东烟台出发,经过近7个小时渤海航行,到达辽宁大连。
认识一个城市从认识公交开始。公共交通作为服务型窗口行业,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并且越来越成为显示一个地方文明程度、城市功能的重要标志。创建于1909年的大连公交,距今有百年历史,已然成为这座国际旅游城市的品牌。
流动的家:一路美景,一路温馨
“一路美丽的景,一车温馨的情;一首奉献的歌,一道七彩的虹……大连公交是您流动的家,我们为您奉献真情。”这是大连《公交之歌》中一段优美的抒情。记者虽只经过短暂的体验,也能感受大连公交的经营理念和优秀的服务质量。
3日下午4点,记者从下榻的五一国际酒店乘上23路公交,目的地为市中心的清泥娃桥。
公交车上是自动投币,没有乘务员,记者上车注意到,司机要么轻声招呼“你好”,要么微微点头,让上车的旅客倍感温馨。车上配备GPS等先进设施,车厢非常干净,玻璃和门框的宣传标语也都充满人情味。
到达目的地站后,记者步行返回,路过中山广场时,适逢行车高峰,被堵在路边四五分钟。正焦急时,夹在车流中的公交车嘎然停住,司机挥手示意记者先行。
当地公交集团的李鑫介绍说,大连公交在创建“绿色公交、和谐公交、满意公交”的前提下,经常性开展公交品牌线路和星级司机评比,每年在当地新闻媒体上,邀请普通市民参与公交诚信评价。
一元票价:出行更快捷、更安全、更愉悦
衡量一座城市公交的发达与否,有两个关键指标:公交车万人拥有率和市民出行分担率。前一项,大连公交达到了每万人24台,超过了国标的18台标准;后一项为45%,位于全国前列。
靠什么吸引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呢?记者转了几条大街,很难看到有自行车、摩托车之类的小车,这虽然与这里的丘陵地势有关,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公交的方便快捷。
大连的公交线路延伸到街头巷尾。“小区新建一个,线路便新开一条。”李鑫说。
大连公交吸引市民还有一条秘诀,那就是低票价——在城区,无论乘坐多少公里,多少站点,都是一元票价。老人、军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也享受优惠,学生IC卡打4折。
同时,还有每间隔500米密集而便利的站台,“早4点,晚12点”的公交运营时间,这一切,都为市民提供了更快捷、更安全、更愉悦的出行。
排队乘车:一道值得效仿的风景
“人们都排队上公交。”临海人蔡礼胜,是伟星集团大连分公司的经理,在这里生活6年多。初来大连时,这一情景让他在惊讶之余,又十分赞叹。
4日上午,记者乘采访空隙时间,又特意乘了几路公交,看到不管哪个站台,无论旅客人数多少,大家都排队上车。
“大爷,你的袋子丢了!”记者在大连中医院站点,看到排在前面的一位老人在上车时,手里的一个塑料袋掉在了地上,排在他后面的一名妇女帮他捡起来,其余的人没一个挤抢上来。
上了车以后,旁边有好几个学生模样的乘客纷纷站起来,给这位老人让座。“平时有不让座的吗?”记者悄悄问身边一位戴眼镜的年轻旅客,“眼镜”用惊诧的语气回答:“不让?那多别扭!让座已经是习惯了。”
对照台州公交的现状,虽然许多方面无法比拟,但记者想,慢慢学着进步,也应当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