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应当看到,我县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与“金银滩”之称号还不相呼应。
统计显示,当前全省海洋经济总产值为3000多亿元,三门仅占其中的2.88%,而我县岸线、岛屿、滩涂等海洋资源均占全省的5%左右。另外,浙江提出到2015年,海洋经济总量要达到7000亿元。按目前年均增速23.94%计算,我县2015年的海洋经济总量约为250亿元,在全省所占比重为3.57%。
显然,三门海洋经济发展需要再发力。如果我县沿海集散不畅,经济断流,不仅会形成发展断层,制约全省沿海的整体开发,而且自身也有被边缘化的可能。
差距是潜力,也是空间。在《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拥有丰富海洋资源的三门,可以找准方位、抢抓机遇,在沿海开发的蓝色轨迹上走得更远、走得更深。
“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是浙江勾勒出来的海洋经济版图:
看“一核”,三门位于宁波——舟山枢纽港南翼,接受“核心极”辐射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看“两翼”,三门地处温台沿海产业带与环杭州湾产业带南北两翼交汇处,引进大项目、大企业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看“三圈”,三门是宁波都市圈与温州都市圈的重要节点,新型城市化带来的机遇前所未有;
看“九区”,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将加快三门承接产业转移的速度;
看“多岛”,蛇蟠、龙山、扩塘山、田湾等120多个岛屿,如颗颗明珠散落大海,这些曾被人忽略的孤岛,今后或可成为大宗物资集散基地,或可成为各地游客聚集的“蓬莱仙境”……
甬台温铁路、沿海高速公路、74省道南延、74省道北延……一条条交通大动脉的畅通,将使三门进入“宁波半小时、杭州两小时、上海三小时”交通圈,并可打通温台等地到上海的快速城际通道,成为温台等地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的桥头堡。
三门的沿海开发,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
(五)
“国家战略”,四字值千金。
计划经济时代,国家掌握的资源是资金和项目,地方向中央要项目要资金;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逐步确立,资金、项目可以借助市场配置,政策成为国家掌握的资源,地方主要向中央争取政策支持;而现在,随着改革深入,政策趋向一致,地方寻求国家支持,改从“要政策”转向“要战略”。
进入国家战略,得到的是国家整合资源、引导资源的能力。如今,对于列入国家战略的地区,国家不再简单地给项目给税收,而是在交通配套、高科技支援、扩大开放度等方面,给予综合支持。
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区是一个导向性战略,它能引导国家难以掌握的要素资源,流入规划区域,使三门在全省乃至全国发展大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得以提高,为我县跨越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
三门核电、台州第二火电厂等重大生产力布局项目的建设,将为我县临港产业集聚、经济跨越发展提供新的强劲“引擎”;沿海高速公路、74省道南延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将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打造更为有力的支撑条件;先行先试的改革开放氛围,将为我县加快发展带来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环境……
置身于国家战略,三门迈向海洋的步伐将更为自信与稳健。
(六)
风从东方来,海韵满三门。
当我们满面春风行走在海边,难得的机遇和我们不期相逢。我们要感谢千古历史给予我们辽阔海洋这博大的馈赠,要感谢壮丽时代带给我们千载难逢的创业机缘。从现在起,东海不再弹唱吟风弄月的琴音,回荡天地的是奋力开拓的交响乐。
为什么海边的鲜花这么绚烂,那是拓荒者的汗水在浇灌;为什么东海的涛声这么雄壮,那是开创者的号子在激荡。让我们绽放笑脸,去迎接奔腾不息的滚滚巨涛吧;让我们张开双臂,去拥抱沿海开发的“艳阳天”。
北纬29度的这片海,必将更蓝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