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担忧日本核泄漏失控,外围股指本周前三天连续暴跌。受此影响,A股从今年1月25日以来的反弹被明显破坏,上证综指本周曾跌至2850点。但由于防辐射概念、灾后重建、新能源、煤炭、电子等板块的轮番发力,上证综指险守2900点大关。
担忧并没有演变成恐慌性抛盘,两市本周收出带长下影线的小阴线,成交量平稳,与上周持平。截至本周五收盘,上证综指报收于2906.89点,周跌幅0.92%;深证成指报收于12721.99点,周跌幅0.98%。
本周核电板块遭遇重创,金融板块受到打压。由于日本核泄漏事件促使各国重新审视自己的核能发展计划,中国政府也于16日宣布暂停新的核电项目审批,核电板块个股受到重挫,中国一重、东方电气、二重重装等本周跌幅均在13%以上。由于核泄漏致使日本经济前景不明,金融板块本周受到小幅抛售,银行板块本周跌幅在2%左右。
本周,日本灾后重建、防辐射概念、产业替代、新能源、煤炭和水电等板块轮番表现。三一重工本周上涨8.38%,中国神华本周上涨5.19%,风华高科本周上涨8.10%。防辐射概念的力生制药、际华集团等个股本周也遭到爆炒。但不同的是,防辐射概念股票在遭到爆炒后随即被明显出货,而新能源、煤炭、水利、电子等板块却稳健上升,市场人士对这些板块,尤其是新能源板块的价值长期看好。
机构认为,地震和海啸的影响都有限,但核泄漏将对日本产生严重负面影响,乃至影响全球经济。分行业来看,机构中长期看好机械、电子等板块。长江证券认为,由于灾后重建的需要,短期内飙升的进口产品主要是原材料和金属材料,中长期进口急剧增加的产品是机械设备;灾后重建将长期对整体电子行业尤其是消费电子、绿色节能、清洁能源等相关领域需求的提振带来正面影响;日本本次地震给其本土的部分化工企业造成重大损害,其出口产品将因为供给中断或出口量减少而引起中国国内产品价格上涨,而其进口产品将由于下游遭到破坏而下跌。 (据《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