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经济热点 民营经济 浙江股市 区域发展 专业市场 企业动态 统计数据 浙江产经 浙江楼市

浙江海里“淘金”寻找新优势

作者: 时间:2011年03月18日 信息来源: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经济发展战略,一直以市场嗅觉灵敏的“小狗经济”著称的浙江通过打造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开始走上一条大开大合、海阔天空的转型升级之路。

    据浙江省发改委负责人介绍,一些在陆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走过的弯路,可以在海洋经济崛起过程中避免;一些在陆域经济不能尝试的新机制,可以在海洋经济发展中试验。为此,浙江省将围绕海洋开发,探索建立一系列新的体制机制优势。

    浙江省充分梳理新一轮发展优势,谋定而动,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缓解资源环境要素制约、拓展发展空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引领浙江经济在更高层次上重新出发。

    浙江省委、省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浙江省将以《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日前获国务院批准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契机,积极参与环太平洋西岸国家和地区间的竞争,成为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和“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的先行先试者。

    资源小省海里“淘金”挖掘新优势

    浙江经济在上一轮发展中依靠民营经济和市场经济先发优势占得先机,然而,近年来诸如陆域发展空间狭小、传统产业上升空间有限等问题,也制约了浙江经济快速发展。浙江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带队经过多次专题调研后认为,浙江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优势,充分挖掘“海洋生产力”将成为浙江经济新一轮快速发展的突破口。

    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院长刘亭告诉记者,浙江省多年来一直戴着“资源小省”的帽子,民营经济集中的传统制造业主要靠拼成本、拼出口获得优势。但是,如果把眼光转向海洋,浙江省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是其他沿海省份无法匹敌的。

    据介绍,浙江海洋资源具有组合优势。调查表明,浙江拥有6696公里海岸线,全国最长,其中规划可建万吨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线506公里,占全国30.7%,大多数集中在宁波——舟山港域,是我国建设世界级深水港群的最佳选址。此外,浙江海岛数量2878个,约占全国的40%,在东海海域星罗棋布,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实施生态系统保护的重要载体。此外,浙江还有近400万亩滩涂资源,约占全国的13%,这些滩涂资源目前与浙江沿海城市以及产业园区紧密相连,形成了较好的组合条件,是沿海经济带建设的新空间。同时浙江海域岛屿还蕴藏着丰富的海洋新能源,海岛风能、潮汐能、波浪能等蕴藏量均居全国前列,浙江有条件成为海洋清洁新能源大省。

    据浙江省常务副省长陈敏尔介绍,浙江的海洋“生产潜力”巨大,浙江也因此把发展战略目标从建设“海洋经济大省”提升到“海洋经济强省”,围绕这一目标,编制、实施了一系列涉海规划,包括海洋功能划分、港口布局、滩涂围垦、海洋生态建设等。

    “小狗经济”走上大开大合转型升级之路

    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经济发展战略,一直以市场嗅觉灵敏的“小狗经济”著称的浙江通过打造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开始走上一条大开大合、海阔天空的转型升级之路。

    根据浙江省制定的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浙江以新的产业规划为导向,突破当前转型升级的困境,培养符合国家海洋战略的产业。刘亭说,浙江一方面要立足发挥原有的产业优势,同时在新一轮发展中更加注重服务沿海经济扇面,延伸国家经济腹地。浙江计划到2015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7200亿元,占全国海洋经济比重提高到15%。

    据刘亭介绍,目前浙江已经完成了“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为空间布局的海洋经济总体发展规划,其中宁波——舟山港海域、海岛及其依托城市是核心区。宁波——舟山港是目前全国乃至全球货物吞吐量最大的组合港,依托港口,浙江将规划建设全国重要的大宗商品储运加工贸易基地、国际集装箱物流基地,同时配套发展新型临港工业、海洋新能源产业等,使其成为东海油气开发的后方基地。

    刘亭说:“最终的发展目标是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区域和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高地。”

    在产业布局上,浙江以环杭州湾产业带为北翼,成为引领长三角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以温州、台州沿海产业带为南翼,与福建海西经济区接轨。其中杭州、宁波、温州三大沿海都市圈通过增强现代都市服务功能和科技支撑功能,为产业升级服务。在此基础上形成九个沿海产业集聚区,并推进舟山、温州、台州等地诸多岛屿的开发和保护。

    围绕这些大平台,浙江省对现有海洋资源和产业进行了梳理整合。刘亭表示,浙江的沿海产业带本身就是制造业密集地带,目前浙江的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后可能形成优势的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依托宁波——舟山港的吞吐能力和深水岸线资源,以大宗战略物资储运为重点,构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金融和信息支撑系统“三位一体”的港航物流服务体系,突出我国在原油、矿石、煤炭、粮食等重要物资储运中的战略保障作用。

    二是扶持培育一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浙江整体产业层次。浙江正在重点发展的海洋装备制造业包括石化成套设备、潮汐能设备、海水淡化设备、核电设备、港口机械等,此外还在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水利用和海洋勘探开发领域形成规模,逐渐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告别昨日辉煌争创新优势

    时至今日,浙江原有的市场经济先发优势不再明显,迫切需要告别引以为傲的昨天,打造新的体制机制平台。

    据浙江省发改委负责人介绍,一些在陆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走过的弯路,可以在海洋经济崛起过程中避免;一些在陆域经济不能尝试的新机制,可以在海洋经济发展中试验。为此,浙江省将围绕海洋开发,探索建立一系列新的体制机制优势。

    刘亭认为,浙江经济以往“小、低、散”的现状,将通过建立海洋产业集聚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大平台得以改变,从而推进有利于海洋综合开发的体制机制改革。其中的重点是发挥浙江港航资源的优势,打破港口的行政分割,推进宁波——舟山港规划、管理和服务体系一体化体制改革。

    其次在继续保持浙江海洋产业制造业优势的同时,培育壮大航运交易、海事会展、海事法律、航运咨询等中介机构。探索建立海洋开发银行,发展船舶融资、航运融资等金融服务,开展涉海中小企业联保贷款试点。深化促进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改革。

    浙江省还将尝试海域使用权及流转改革,探索完善岸线有偿使用制度,开展农业用海转为建设用海等改革试点,提高海洋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程度。

    此外,鼓励民营经济参与海洋开发。浙江省将在温州、台州开展改革试点,清理不利于民营资本进入海洋开发的政策性障碍。浙江将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之前一直被国有企业垄断的港口物流、战略物资储运、石化工业以及海岸线、滩涂、小岛、海域等海洋空间资源的集中连片开发。

  • 64人
  • 0人
最新文章
版权和免责声明:
1.凡注有“浙江民营企业网”的文章,均为浙江民营企业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2.未注明来源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章,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认为文章有可能损害您的利益或知识产权,请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About zj123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建议留言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资讯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传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国电子商务网站百强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监网监

浙ICP备11047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