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郑峰 记者陈玉杰)记者昨从市交通部门获悉,330国道金华段改建工程线位方案日前通过省公路管理局组织的专家组论证,这意味着该工程改建线位基本确定。
过去:一条始建民国、承载近80年的干线
据了解,330国道金华段始建于1932年,原为砂石路面。从1968年底至1981年8月陆续进行过路面改造,建成我市境内首条水泥混凝土和沥青路面,成为我市的一条主要干线公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工具猛增,加之城市建设不断扩张,330国道金华段虽经多次拓宽改造和外移,但仍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浙中城市群的建设步伐,对330国道金华段进行改造已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为有效改变这一状况,市交通部门适时启动了330国道金华段改建工程项目,于2010年9月委托相关专业机构组建了项目组,开展沿线工程地质、现有路网、规划路网、城镇规划、风景名胜、水资源、文物古迹、古树名木及气候自然条件等情况的调查,在万分之一地形图上对路线走向作了深化调整。今年1月,完成了330国道金华段改建工程线位方案论证报告,并通过了省公路管理局组织的专家组论证。目前,前期准备工作正有序进行,预计2012年开工建设。
未来:一条贯通金衢丽、推进城市群的纽带
据介绍,该工程起于永康市和缙云县交界处的前仓镇和新碧镇之间,接330国道缙云段改建新线位终点,经永康市、武义县、金东区、婺城区、兰溪市,终于兰溪市和建德市交界处,路线全长约111.46公里(实际新建里程68.46公里,老路完全利用段长约43公里),总投资30.85亿元(其中婺城段22.28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路基宽度为33.5米,总投资约8亿元)。
专家组建议按照“远近结合、可能与需要相结合”的原则,并充分考虑国道建设与城市发展相结合,进一步优化全线的线位方案,以保证干线公路畅通的持续性且能兼顾城市功能。同时,建议加快前期工作的推进,保护好项目线位资源。
有识之士认为,该项目的建设对完善我市区域路网、促进金衢丽产业带发展、实施产业集聚区规划、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交通量迅速增长、推进区域城市化进程、开发旅游资源以及发展旅游事业等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