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经济热点 民营经济 浙江股市 区域发展 专业市场 企业动态 统计数据 浙江产经 浙江楼市

历史统计:地震导致股市下跌不会超过4天

作者: 王宙洁 时间:2011年03月14日 信息来源:现代快报

    最近20年历史资料统计发现——

    地震导致股市下跌不会超过4天

    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无疑都会受到负面冲击。3月11日午后,日本发生强烈地震,亚太股市纷纷急挫,A股也受到牵连而快速回落。记者经过对历史资料的初步统计发现,多数情况下大地震会导致当地股市出现下挫,但持续时间都十分短暂,连续下跌一般不超过4个交易日,不会对股市产生中长期影响。在上周末于上海举行的由十多位私募参加的闭门会议上,诸多私募依然一致看好A股未来行情,更给出了3800点的最高点位预测。

    环球金融市场受惊

    美股一枝独秀

    11日,一场强震席卷日本东北部海域并引发大规模海啸,日本的经济受到严重影响。日本股市在地震发生后出现较大幅度下跌,截至收盘,日经225指数大跌1.72%。

    当日韩国、菲律宾、新加坡及澳大利亚等亚太股市主要股指跌幅在0.9%至1.31%不等。欧洲股市泛欧绩优股指标指数收低0.82%至1122.53点,为去年12月31日以来最低收盘点位。保险股跌幅居前,斯托克欧洲600保险指数收跌2.2%。

    不过,当日美国股市未受到日本强震的影响小幅收高。海外媒体分析认为,经历了短暂的恐慌,市场预期该国灾后重建将扩大市场需求,对当日股市构成提振。截至收盘,美国三大股指平均涨幅达到0.58%。

    汇市方面,日本强震引发市场避险需求,助推日元汇率上扬。日元兑美元汇率11日报81.88日元,涨幅超过1.3%,为去年8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日本是全球第三大石油消费国,强震令市场预期该国对原油的需求可能下降。国际油价11日回调,当日收盘,纽约市场4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5%,收于每桶101.16美元,盘中曾一度重挫3.6%。

    20年历史统计

    股市下跌不超过4天

    记者梳理最近20年中大地震灾害对全球股市、特别是对A股的影响后发现,对A股影响最深刻的莫过于2008年发生在我国汶川的“5·12”特大地震。尽管外围地震灾害也会对A股产生短期冲击,但从中长期来看,地震等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有限,股市出现持续下挫的时间都十分短暂,连续下跌一般不超过4个交易日,不会对股市产生中长期影响。

    “短期肯定会带来冲击!”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向记者表示,日本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对全球资本市场,尤其是A股,至少会产生心理上的冲击。影响到底会有多大,目前尚难作出准确判断。不过,日本大地震应该只会短期冲击资本市场。

    镜头回放

    “5·12”大地震后A股小跌

    说到地震对A股的影响,就不得不提到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的里氏8.0级地震。巧合的是,地震发生时,股市临近收盘,上证综指在两次冲击3700点无果后快速回落。许多投资者到收盘时还不知道四川发生了大地震,因此当天沪深股市基本上没有对地震作出明显反应。收盘时上证综合指数报3626.98点,上涨13.49点,涨幅0.37%。

    但是,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即5月13日,市场的悲观情绪快速宣泄,上证指数低开近3个百分点,最后收盘时下跌1.84%,在此后的3个交易日中股指并没有太大的震荡。

    而“5·12”地震之后,因为市场预期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建材类需求均会出现上升,四川的基建企业四川路桥,以及水泥企业*ST金顶、四川双马(000935,股吧)均在地震之后出现阶段性的快速无量拉升,但这些个股很快就被打回了原形。

    机构密会

    多位私募称今年可看高3800点

    上周五沪指受多种因素影响暴跌,3000点再次成为“一日游”行情。但在周末于上海举行的由十多位私募参加的闭门会议上,诸多私募依然一致看好A股未来行情,更给出了3800点的最高点位预测。私募们普遍认为,可以关注与民生有关的相关领域。未来3到6个月,食品饮料中的白酒行业或将迎来机会。

    就大盘整体走势而言,他们认为,影响大盘权重的股票主要是银行、地产等,然而这些板块在目前都处于历史估值的中下水平,由此判断,大盘下行风险并不高。同时,虽然当前不少中小市值股票估值偏高,存在一定的结构性泡沫,但一旦调整结束,市场机会依然存在。此外,整个宏观经济并未变坏,经济结构正在不断转型,一般而言转型需要3到5年时间,因此,明年或后年会有一波大行情。

    

  • 110人
  • 0人
股市 相关的文章
版权和免责声明:
1.凡注有“浙江民营企业网”的文章,均为浙江民营企业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2.未注明来源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章,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认为文章有可能损害您的利益或知识产权,请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About zj123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建议留言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资讯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传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国电子商务网站百强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监网监

浙ICP备11047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