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在线讯 市科技局等有关部门眼下正在筹划第二届浙江省——中科院产学研合作大会,计划围绕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等产业,举行专场科技项目对接活动。“借助该活动载体,可望掀起我市与中科院系统及大院名校科技合作的新高潮。”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依托中科院的科技资源和人才优势,围绕全市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领域,采取创新合作模式,共建创新载体,开展项目合作等举措,整合院市资源,先后引进共建17个创新载体,累计实施118个科技合作项目,推动了我市经济转型升级。
我市几年前即与中科院达成了创建中国科学院湖州应用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中心的协议,从而迈出了合作共建创新载体的第一步。截至目前,全市已先后引进共建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湖州工业生物技术产业创新中心、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湖州新能源产业创新中心、中科院上海有机所湖州先进生物制造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等17个创新载体,这些创新载体计划总投资超过5亿元。
创新载体不仅为我市引进了一大批高级科技人才,而且研发出了一批科技创新成果。目前,这些创新载体中高级科技人才总数达149人,回国留学人才和外国专家26人;完成与在研项目达126项,专利33项;与企业、高等院校合作项目累计31项。
像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湖州工业生物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将一种“医药工业领域用固定化酶制剂”技术转让给洛阳鸿安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并合作建立了浙江中科鸿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该项目总投资2.4亿元,投产后年利税可达8000万元。同时,以700万元加销售提成的价格,将一种“手性药物及其关键中间体和抗肿瘤药物原料”技术转让给由湖州自然人组成的浙江中科瑞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项目总投资3.1亿元,投产后年利税可达1.2亿元。据介绍,该中心的合作方遍及河南、河北、湖南与安徽等9个省份,合作项目累计达19项,其中已投产项目11项,仅去年新增投产项目就有10项,产值9700万元。
为加强与中科院系统的合作,我市多次开展专项对接活动,为企业与中科院系统“牵线搭桥”。我市企业也因此纷纷“握手”中科院系统,共实施了118个科技项目合作,其中去年和前年的合作项目占比达77%;其中已经实现产业化的项目去年新增销售收入15亿元,新增利润2.1亿元。高鸿集团有限公司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握手”,湖州展望药业有限公司与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合作项目已拿到药证及欧洲COS认证等,此外一批生物医药产业合作项目已完成中试即将批量生产。
我市还着力创新合作模式,更有效地整合院市资源。“经过几年的合作,双方建立了‘领导重视、健全机构,项目为本、政策扶持,集聚人才、支撑发展’的合作模式。这一模式也是院市合作结出硕果的关键之所在。”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我市与中科院的合作中,搭建了中科院湖州中心,该中心在双方的合作中起到了联系和引领作用,形成以一大中心多个小中心为核心的“1+N”创新模式。
今年我市计划在人才交流、项目合作、共建载体等方面进一步深化与中科院的合作。借深入推进“432”合作计划之机,继续引进一批中科院专家来湖挂职;组织企业与中科院相关院所进行进一步的洽谈,争取再新签一批合作项目;组织参加第二届浙江省—中科院产学研合作大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