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企业的高风险性一直影响着传统银行开展对其信贷服务的积极性。近年来,杭州银行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成长、高盈利、高风险”的特点,积极突破传统银行服务理念,探索建立起适合科技型企业的风险管理模式。该行对客户评估和准入实行“内部评级+特殊准入”的准入模式。在内部评级不能达到现行制度准入标准时,对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实行特殊准入,使一大批具备成长价值,但不能达到现行制度准入标准的企业也能获得银行的扶持。与此同时,该行建立“资源整合型”信贷评审和审批机制,由技术专家、政策专家、信贷专家、投资专家等组成联合信贷评审委员会,对重大信贷项目和业务进行联合信贷评审,有效突破该行在科技领域专业知识方面的局限。
杭州银行目前已经基本形成“银投、银政、银保、银园”四位一体的合作平台。在这一合作平台的基础上,该行积极发挥合作伙伴作用,联合推出了数个创新的营销模式。“风险池基金”是一项主要面向处于创业初期或刚度过创业初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一定额度内实行风险分担的长期企业融资扶持机制。杭州各区(县)科技局、杭州高科技担保有限公司以及该行按4:4:2的比例以出资或匹配风险的方式共同组建风险基金。该行在“风险池基金”募集额度的基础上放大5至10倍,为区域内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将政府的扶持政策通过担保资源和金融资源得到放大,让更多的科技型企业得到扶持,促进地区产业升级。目前,这一模式已经在杭州市的多个区(县)成功复制,得到科技型企业的欢迎。现有的4个“风险池基金”项目实施完毕后,各区(县)政府预计总出资1700万元,该行为受益企业授信总额预计2亿元,受益企业将超过60家。
此外,杭州银行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推出阶段服务法,该行按照科技型企业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三个企业发展阶段,区分经营策略,配备不同的产品支持方案。该行参与杭州市科技局开展的“雏鹰计划”,通过共同举办“雏鹰杯”评选,对入选“雏鹰计划”的企业跟进服务,支持初创期和成长期科技型企业发展。在企业经“雏鹰计划”培育后,该行又跟进“起飞计划”和“卓越计划”两款产品,支持成长期和成熟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大做强。
为更好地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该行在2009年探索设立了科技型企业的专营机构——杭州银行科技支行,专业从事对科技型企业的金融扶持。科技支行由总行直属管理,在客户准入标准、信贷审批授权、信贷风险容忍、业务协同以及专项拨备方面都实行单独的政策。截至2010年末,科技支行累计发放贷款19.24亿元,贷款余额11.50亿元,信贷客户221家。其中,科技型企业信贷客户和发放科技型企业贷款均占总客户数和累计放款额的93%以上,户均贷款在500万元左右,更有100多家科技型企业为首次获得银行贷款支持,扶持了一批处于创业和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