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18日以来美国、欧盟相继对我国部分纺织品实施“特保”后,浙江纺织品出口遭受重创。据浙江省外经贸厅提供的数据显示,浙江2004年出口“受限”七大类纺织品的企业有853家,而今年1~4月达952家,占出口企业总数的18%,尤其在纺织品重镇绍兴,部分区县由于大多数企业“集体从事”这七大类纺织品行业,上下游企业都遭“重创”,对当地税收、就业等均造成影响。
据了解,总投资达120亿元的天津“京津新城”系该市“十一五”规划项目之一,总建筑面积达300万平方米,将陆续建设包括轻纺原辅料城、五金建材、小商品等多个行业的商贸市场。其中,轻纺原辅料城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北方最大的轻纺销售市场,绍兴和天津的目标是将其打造成北方的“中国轻纺城”。据悉,该项目即将于近日动工。
中国轻纺南北大联盟是整合南北市场资源组建的厂商大联盟,由南北轻纺厂商以及行业协会组成,其核心在于南北轻纺市场的市场共享与产业互补。依照南北大联盟的产业规划,京津国际商贸港轻纺原辅料城将成为绍兴纺织厂商在北方的市场窗口、信息中心、订单中心和研发中心,浙江则成为相应的产业基地,相互间通过全国性物流网络而形成产业战略体系。
“合作联盟的成立,将为绍兴纺织业拓展一个新市场。”绍兴一纺企负责人认为,京津冀地区的原辅面料市场需求潜力在1000亿元左右,仅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目前的服装年产值达500亿元,每年消耗原材料约为150亿元,三地窗帘布需求每年达2000万米,轻纺城布商在天津设立窗口后,将直接辐射北京、天津、河北等3500万城市消费人口。
据悉,绍兴的中国轻纺城虽号称“亚洲第一布市”,但由于地缘及产业差异原因,在北方市场一直未能有大的影响。此次南北纺织品重镇“联姻”,意味着绍兴纺织业进军北方市场有了“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