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挑学生到学生挑企业
由于供不应求,学生就业时选择空间大,往往会仔细选择适合自己专业的岗位。近年来,我市中职学生在保持高就业率的同时,专业对口率也逐年提高,目前基本保持在80%左右。
今年下半年,温州一家大型机械加工企业落户衢江区,急需招人。企业负责人找到衢江区职业中专校长舒明祥要学生。舒明祥考察了这家企业后,觉得企业的待遇不错,但缺少“文化设施”。他建议企业主为员工再建个健身区,加些乒乓球等健身娱乐设施。“现在的中职学生技能扎实,往往是几家企业争一个学生,在保证专业对口的同时,如果企业不关注员工精神上的需求,学生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就会选择跳槽。”舒明祥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中职学生早些时候就业层次低,毕业时“先就业再择业”,只要有工作就好。近年来,劳动力市场高级“蓝领”人才奇缺,技能型生产岗位人才难求,企业高级技术人才的供求比有的甚至达到1:10。据统计,衢州市现有持证技术工人只占全部工人的40%左右,而且多数是初级工,高技能人才仅占9%。随着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中职学生越来越抢手,如今在就业时,他们会对众多企业精挑细选。
“中职学生走俏,也反映了衢州近年来招商引资、工业立市取得明显成效。”衢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翁孝川说,职校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服务本地经济,要先满足本地企业的人才需求。衢州各中职学校与红五环、乐叶光伏、开山等当地大型企业采取合作办班、订单培养等模式,近三年共为本地企业培养和输送了近5万名初、中级技术人才,中职学生本地就业率达到60%。(记者姚有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