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底实行综合改革以来,通过实施三年振兴计划,余杭经济开发区实现了从量的扩张到质、量并举的成功蜕变,并跻身全省开发区十强。昨日,市委常委、区委书记朱金坤在专题调研余杭经济开发区时,用“面貌变化很大,发展前景很好,工作很不容易"一句充分肯定了开发区三年以来的工作,强调开发区要在坚持“大征迁”、“大招商”、“大建设”、“大平衡”、“大发展”这“五大”思路的基础上,力争高水平招商、高新产业引领、高质量服务、高效能管理、高端人才支撑、高速度发展,努力实现“十二五"期间开发区的腾飞。区领导沈昱、吴伟斌、孔祥华,区长助理、余杭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陈金生参加调研。
三年前,开发区在面临体制机制不顺、资金压力大、园区面貌差、产业定位不明、征迁秩序混乱等诸多矛盾的情况下,借综合体制改革“春风",逐步理顺关系、明晰了产业发展定位、构建了良好的征迁秩序、缓解了资金压力、打造了一支优秀的开发建设团队,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明显成效。经过三年的努力,一个定位科学、管理有序、保障有力、环境优美的开发区初步形成,一个以健康医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具备现代产业基础的开发区初步成型,一个从传统工业园区向现代经济区完成初步转变的开发区正昂首向前。
朱金坤对开发区实行综合改革三年以来所作的工作以及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他说,三年前,区委区政府集全区之力对开发区的体制、机制、规划、用人、用工、分配等方面进行改革,开发区负重前行,坚定不移地实施三年振兴计划,最终突出重围,取得了诸多来之不易的成绩。
朱金坤指出,开发区成绩的取得,有三条经验值得总结:第一,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是开发区振兴的法宝。三年来,开发区始终坚持“大征迁”、“大招商”、“大建设”、“大平衡”、“大发展”的“五大”思路,综合改革成效明显,产业结构调转有效,环境面貌重大改善,综合开发化解风险,招商引资成效显著,项目管理不断深入,干部队伍"三力"提升,可以说开发区这几年来的面貌变化很大,发展前景很好,工作很不容易。第二,全区支持是开发区振兴的强大动力。开发区的改革离不开全区的支持与帮助,三年来,全区各级各部门对开发区在人才、土地、资金、招商引资以及社会管理等各方面的支持为开发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三,开发区党政班子、干部队伍以及群众、企业家群体的共同努力是开发区振兴的保障。三年来,开发区自身团结奋进、务实高效、克难攻坚,为实现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朱金坤强调,下一步对开发区的定位将始终不变,且需要拉高标杆,在坚持“4+1”产业定位的基础上,加紧启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促成新的增长点;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支持力度不变,同时也将继续关心支持开发区申报国家级开发区。
针对开发区未来的发展,朱金坤具体提出了五点要求。第一,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拓创新,提高目标,要做到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永不停步。下一步开发区要加紧确定明年以及“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方向及目标,勇挑重担,将争创国家级开发区作为"十二五"期间的重要目标,同时紧盯苏州工业园,以榜样激励前行;第二,要加强领导,“三力”提升,抓住重点,树立忧患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开发区要加强自身党政班子的领导,干部队伍要继续提升“三力",进一步提高能力与水平,紧抓产业发展这个重点,居安思危,明晰责任,招引好项目,同时要注意控制风险,实现更好地发展;第三,要创优服务,创优环境,创新管理,努力实现三个“集”,三个“上”。要进一步优化政府服务,打造优质软硬环境,创新内部管理,在调整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做到集约用地、集中安置、集聚产业,实现“4+1”产业板块上规模,产业上档次,效益上水平。第四,要重视人才,重视项目,重视效益,实现招商引资、招商引智、招商引税三位一体。在人才与项目的招引上要高标准,同时提高门槛,把好准入关,更加注重企业的亩产效益;第五,全区各级各部门要继续关心、支持、帮助开发区实现腾飞,共享开发区的成果,要使开发区真正做到“办事不出园区”。对开发区的工作要高看一眼,全力支持,为开发区的发展创造一个优质的环境,打造一个国家级一流的开发园区。
朱金坤强调,开发区要坚持“大征迁”、“大招商”、“大建设”、“大平衡”、“大发展”“五大”思路的基础上,力争做到“六个高",即高水平招商、高新产业引领、高质量服务、高效能管理、高端人才支撑、高速度发展,努力实现“十二五”期间开发区的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