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候车亭,是等候公交车人的临时港湾,这个小小的候车亭,承载了许多人归家时的期待和盼望,也成为了区政府牵挂的大事。2010年,余杭区政府将候车亭建设工程正式纳入为群众办理的十件实事工程之一。
一年以来,候车亭工程建设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关心下,成立了由区交通局负责牵头,确定工程建设任务,由各相关乡镇和职能部门组织落实的运行机制,候车亭建设采取辖区建设与垂直建设相结合的方式。截至12月中旬,已建成候车亭总共472个,其中港湾式候车亭162个,普通候车亭310个,超额完成十件实事计划建造442个候车亭的任务总数。
民生实事项目一直是余杭区委、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年初,区委、区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全区公交站点优化工作的专题会议纪要》《关于批转〈余杭区公交站点优化实施方案〉的通知》,区交通局按照区政府要求,印发了《关于印发2010年公交候车亭建设任务的通知》等文件,明确提出了余杭区2010年公交候车亭建设任务,区政府把该项工程作为全区项目建设的重点工程,明确了工程建设内容、时间、质量要求和检查验收标准。
余杭区自公交一体化实施以来,在线路的开通和车辆的投入上,较以往有了根本性的转变,但与之配套的公交站点建设相对滞后,阻碍了公交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作为今年候车亭建设工程的牵头单位,区交通局及早着手调查研究、完善方案,交通集团、各相关乡镇等建设主体按计划组织施工,狠抓候车亭建设关键措施落实,全面完成候车亭建设工程各项工作任务。为保证候车亭建设“安全便民、科学合理、厉行节约、分步实施”的原则,区交通局以现有公交线路为依托,综合考虑安全、便民、客流等实际情况,追求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整体推进公交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区交通局会同乡镇和公安、城管等职能部门,逐站进行公交站点设置的分析和研究,为候车亭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其中,区交通局组织开展现场定位3批次,参与现场定位15次,完成候车亭建设定位457个。
今年,余杭区新建和改建道路较多,如320国道、迎宾路等改建项目,为确保设计、建设、竣工的三同步,区交通局积极与建设主体取得沟通,协调公交站点的设置和建设事项。对于东湖路南延一期工程、古墩路和世纪大道连接线等项目,区交通局在道路建设前期就将候车亭建设一并纳入规划设计之中。一年来,共完成涉及新建、改建道路候车亭设置和建设124个。
自今年7月份候车亭建设正式破土动工以来,在具体建设过程中陆续发现了不少问题,特别是落地问题影响了候车亭的建设进度,例如个别沿街商家店铺不配合、土地出让和道路改建等存在困难等。据统计,2010年候车亭建设落地困难的公交站点有12个,涉及道路改建的有76个。为保证候车亭建设进度和圆满完成区政府下达的建设任务,区交通局积极与各建设主体加强联系,加大现场工作力度,取得了绝大部分沿线群众的支持和配合,对存在实际困难无法实施或者延期实施的候车亭及时进行调整和移位。同时,本着“实事求是,厉行节约”的原则,在确保实事工程完成的前提下,对2010年公交候车亭建设考核任务作了完善调整。根据工程规划任务和完成时限,区交通局对各候车亭建设主体的进度情况积极跟进,并落实专门人员进行定期汇总和上报候车亭建设情况。
区交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全区已经超额完成了全年候车亭的建设任务,预计到年底将建成528个候车亭。同时,通过前期一系列的协调建设,一个全新的候车亭建设管理长效机制也在逐步形成,为今后余杭区公交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发展打好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