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消息(首席记者 徐朝晖)“当前是物价形势的严管期,各商家一定要严守各项价格政策底线,切实维护稳定价格大局。”昨天下午,市物价局召集市区各大商场、超市、市场负责人进行提醒告诫,一经发现有哄抬物价、借机乱涨价行为立即严处。
物价上涨面临较大压力
据物价部门通报,今年前10个月,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走势前高后低。其中,前7个月CPI同比涨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月份形势转变,又连续3个月分别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0.1%、0.4%和0.8%。
数据显示,我市1至10月CPI累计涨幅已达4%,比3.6%的全省平均涨幅高出0.4个百分点,在全省处于中上水平。列入统计的八大类居民消费项目全线上涨,涨幅居前三位的分别是食品类6.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6.4%、居住类4.8%。尤其是10月份,食品类价格同比涨幅快速冲高达9.1%,11月份继续加快上涨。
年关临近,消费旺季到来,各种涨价因素有可能继续推动CPI上行。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一是粮食价格高位运行,由于运输成本增加,仍然面临较大上涨压力;二是猪肉价格由于饲料涨价还有上升空间;三是食用油大涨可能性虽不大,但价格仍将持续偏强运行;四是蔬菜价格已全面回落,随着供应量增加,菜价正趋于平稳。
由于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持续上涨,保障民生压力显现,特别是部分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已受到影响。
加强价格监测及时预警
针对当前农产品轮番涨价的状况,我市以成品粮、食用油、肉禽蛋、蔬菜、食糖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价格监测体系。目前市区已设立了46个价格监测点和43个农产品成本调查点,监测370余种生活必需品。
据介绍,物价部门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一部分以供应粮油肉蛋奶菜为主的大型超市、专业批发市场、零售市场为监测点,并适当增加监测频率,还选取部分价格变动幅度比较大或有异动苗头的商品进行专题监测,发现有价格异常波动苗头及时预警。
根据监测要求,凡成品粮每500克零售价涨跌值达0.1元或以上,食用植物油和肉禽水产品零售价涨跌幅度超过10%,鸡蛋、白砂糖、红糖等商品零售价涨跌幅度超过5%,各商家都要在当天向市物价局监测处报告。
暂缓出台一批调价项目
据透露,根据年初制定的政府定价项目调价计划,有部分调价项目原定年底前出台。根据中央、省稳定物价的要求,我市决定除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以外,其他所有项目全部暂停出台。
同时,对现有实行政府指导价的项目也将加强监管。凡有上浮幅度的政府定价项目,原则上春节前都应维持现行标准,确需上浮的实行上浮前申报制度。已实行价格联运机制的政府定价项目,从严把握实施时机。
农产品绿色通道畅通无阻
从12月1日起,全省所有收费公路全部纳入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网络范围,对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免收通行费;对少量混装其他农产品以及超载幅度在合理计量范围内的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比照整车合法装载车辆执行;将马铃薯、甘薯、鲜玉米、鲜花生列入绿色通道品种目录。
金丽温高速公路金华管理处统计,该绿色通道12月1日至6日已免费通行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410辆,免收金额8.2万多元。
据悉,物价部门已对各收费公路管理处收费站点进行全面抽查,要求加强绿色通道公示宣传力度,严格执行免收费规定。
告诫各大商家慎重提价
物价部门昨向与会的市区各主要商业零售企业人士告诫说,在价格维稳的非常时期,企业能不提价的尽量不提,能暂缓提价的尽量暂缓,确实需要提价的尽量减少提价幅度,即便厂家要求提价的,企业也要运用自己的影响力说服厂家顾全大局不提、缓提和少提。
通过前段时间对商业零售促销的整治,商家诚信意识明显提高,虚构原价等价格违法行为明显减少。物价部门强调,要继续规范明码标价,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一是货签对位,要素完整,内容准确,促销商品标签要与普通标签有区别,注明促销原因、促销期限、促销前的价格等;二是严禁虚高标价。三是开架商品应当设立商品条码查询设施,让消费者能及时查询。
“对进入超市的蔬菜、猪肉、粮食、食用油等居民生活必需品,我们建议超市能在降低商品成本方面做些努力,减少进场费等一些费用。”市物价局有关负责人说。
“从中央到地方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稳定物价,我们商家也将配合政府承担起更多的责任。”昨天,沃尔玛金华店、金华大世界有关人士表示。
我市昨举行价格政策提醒告诫会
■目前是价格“严管期”,主要民生商品价格波动异常须报告物价部门
■物价部门将及时严肃查处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价格违法行为,决不姑息
我市昨举行的价格形势通报会暨价格政策提醒告诫会,要求我市各商家严格执行相关价格法律法规,努力稳定市场价格。市物价局有关负责人提醒说,目前是价格监管的“严管期”,主要民生商品价格波动异常须及时报告物价部门。
年底前部分商品面临上涨压力
据了解,今年1~10月,我市CPI累计涨幅达4%,比全省平均涨幅高0.4个百分点,在全省处于中上水平;8大类居民消费项目全线上涨,涨幅居前三位的分别是食品类6.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6.4%,居住类4.8%。我市有关专家分析说,当前物价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主要有以下5个原因:货币发行量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成本推动;国际市场价格的带动;热钱炒作;自然灾害等其他一些临时性因素影响。
相关监测数据显示,近期居民生活必需品的上涨给群众生活带来一定压力。业内专家预测说,随着年关临近,受各种消费量扩大、运输成本增加等涨价因素的推动,预计春节前市场价格将继续保持上涨的态势。不过,由于市场供应充裕,食用油的价格大涨的可能性不大。另外,蔬菜的价格已开始回落,总体将趋于平稳。
目前是价格监管“严管期”
12月8日下午,市物价局召集市区各主要商场、超市、商业零售企业、有关行业协会、粮食市场等单位的负责人及物价员,就当前价格形势进行了通报分析,同时对各商家的市场价格行为进行了提醒告诫。
市发改委主任、市物价局局长詹强在通报了当前的价格形势及国务院、省、市有关稳定物价的举措后,提醒在场的各商家代表说,目前是稳定物价、加强监管的非常时期,也是加强价格监管的“严管期”,希望全市广大商家自觉遵守各项价格法律法规,做到诚信经营、守法经营,自觉维护当前的价格稳定。如果出现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价格违法行为,物价部门将及时予以严肃查处,决不姑息。
詹强还透露说,根据今年年初我市制定的政府定价项目调价计划,有部分调价项目原定在今年年底前出台。鉴于当前的实际情况,根据中央、省、市稳定物价的有关要求,我市决定除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外,暂停出台其他所有调价项目。
金华大世界等市区主要超市、商场负责人在告诫会上表示,将严格执行零售商品明码标价等各项物价的相关规定,努力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想方设法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保障蔬菜等各类农产品的新鲜安全,保障居民消费需求。
14种主要民生商品波动异常须报告
在昨天的告诫会上,市物价局有关负责人还表示,接下去物价部门将进一步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及时发现价格异动苗头。
据了解,目前市物价局已在市区建立了涉及粮食、蔬菜批发、居民生活必需品、副食品等领域的46个价格监测点,监测品种达370多种,涵盖了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品的各个方面。为及时了解当前商品价格尤其是事关民生需求商品价格的变化情况,接下去市物价局将进一步加大民生商品价格监测力度,增加监测点、扩大监测范围。
按照规定,在今年12月9日~2011年2月20日,市区14种民生商品零售价格涨跌超过一定幅度时,各商家必须在价格变动当天用传真、邮件、电话等方式将情况及时向市物价局监测处报告。其中,当各监测点出现以下情况时,均须及时报告:江苏产粳米、东北产粳米、晚籼米、面粉(特一级面粉和标准面粉)等成品粮每500克零售价涨跌值0.1元或以上;花生油(一级桶装压榨)、大豆调和油(一级桶装浸出)、鲜猪肉(精瘦肉、肋条肉)、鲜牛肉(新鲜去骨)、鸡肉(白条鸡、开膛、上等)、带鱼(冷鲜250克左右)、鲫鱼(活250克左右一条)等食用植物油、肉禽蛋、水产品零售价涨跌幅度超过10%;鸡蛋(新鲜完整,鸡场蛋)、白砂糖(超市主销,袋装)、红糖(超市主销,袋装)等商品零售价涨跌幅度超过5%。 本报记者 何百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