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限电节能”倒逼机制后,余杭工业发展情况如何?日前,记者从刚出炉的一份统计资料获悉:至10月末,余杭区规模工业产值已突破1000亿元,达到1027.86亿元,同比增长24.3%。数字折射了一个好现象——“限电减排”的倒逼机制,促使工业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余杭工业进一步企稳向好。
数字体现了包容性增长。今年是“十一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因此要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就必须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下半年以来,余杭对高能耗企业实施限电,对落后产能加以淘汰。以塘栖镇为例,列入第一批、第二批限电的规模以上高能耗企业近60家;国家工信部将“中强轧辊”产能10万吨的中频炉生产线和“南山水泥”球磨生产线列入必须淘汰的落后产能。限电和淘汰落后产能肯定会影响当前工业总量的增加,但却是转型升级的推动力。塘栖镇用好倒逼机制,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至10月末,塘栖规模工业产值达到97.4亿元,同比增长25%。尤其是10月一个月,该镇规模工业产值超10亿元,而“中强轧辊”产值已突破20亿元,为历史最好时期。当然,余杭工业产值的增长不排除PPI(生产资料出厂价)的上涨因素,但是推动转型升级是基本面。
数字体现了创新型增长。“限电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不是不要发展工业,而是要转变发展方式。许多企业经营者有了这样的认识后,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研发技术含量较高的新产品,以新产品开拓市场。“老板电器”所研发的新产品已经涉及厨房小家电中的吸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电压力煲、电磁炉、电热水壶和食品加工机。“诺贝尔”每个月有60余款新产品问世,“群力电气”已成功开发11项省级新产品,“泰格电子”生产的节能灯大多是新产品。新产品就是自主创新的成果转化,据悉,余杭新产品产值已达159多亿元,同比增长35%,为历史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