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源基地转向人才高地
安吉豪森药业广纳人才促转型
湖州在线讯 “预计到年底将完成1.8亿元的产值,同比增加50%;明年的目标是再增五成以上的产值。”近来,位于安吉经济开发区的豪森药业有限公司,凭借着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该县最抢眼的企业之一。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发展提速的助力来源于一次“战略转移”。
安吉豪森药业有限公司于2007年正式投产。成立之初,企业引进了生产氨基葡萄糖 盐酸盐的生物工程项目,年产值6000万元。豪森药业副总经理张根法说,公司生产的氨基葡萄糖盐酸盐是从海洋生物中提取的,更具体地说是来源于虾壳、蟹壳。为了建立一个能够长期提供海洋生物的基地,抢占资源要地,豪森药业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沿岸的10多个国家苦苦找寻,终于在孟加拉国建起了工厂。
好景不长,到了2008年,由于种种原因,孟加拉国的加工厂停产了,失去基地的豪森药业一时间陷入了困境。
资源基地的路走不通,下一步该怎么走?张根法说,企业要保持住好的发展,就必须开发出更多更好的产品。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人才。于是,企业开始了从资源基地向人才高地的转移。
当时的豪森药业虽然有一定的人才、技术储备,但是在“大转型”的背景下还是有所不足。豪森药业加大了人才引进的力度,成功吸引了一名海归人才加盟。“他带来了国际市场的信息,也带来了许多相关的新技术,短短数月后,几个新产品就出炉了,这让所有人都非常意外。”
此后,豪森药业的人才战略开始提挡加速——花大力气邀海归精英加盟,和国内多所大专院校开展人才交流合作,短短半年多时间,企业人才储备的情况改头换面,“人才高地”初显。以此为依托,豪森药业建立了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及各技术分中心共同组成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使新产品开发更加顺风顺水。
“核心团队可以创造核心专利技术,更多的产品、更大的市场也随之而来。”张根法说,企业每年都在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5%至10%,重点发展有知识产权的新产品。
豪森药业通过自我开发、产学研结合、专利许可等手段,发现、培育、发展了一批产品,其中,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两大产品已通过GMP认证,在同行业间赢得了先机。目前,豪森药业已形成了三大系列、10多个品种的产品规模。“现在,还有几个新项目正在准备投产。有了人才优势,相信接下来的几年,我们的产能还将有一次大跨越。”张根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