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降低5%……
—— “永兴特钢”节能降耗进程扫描
湖州在线讯 “这套设备和工艺投产后,公司的能耗将降低约5%。虽说是5%,不大,但使公司的能源利用跨上了新的台阶,达到国内同行业的先进水平。”
日前,在永兴特种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公司总工程师、副总经理杨辉指着投产不久的“连铸”生产设备说。
现 场
在“永兴特钢”炼钢二厂生产现场看到,一个高约10多米、长宽各约7米有余的大铁箱前,两条通红的钢条正源源不断地伸出来,钢条经过冷却后,随即被切割机切成不同长度的钢锭。炼钢二厂又被公司员工称为“连铸车间”,因为该厂采用了一种国内先进的连铸工艺。
技术人员介绍说,这个全封闭的连铸平台内,钢水从大包(即装盛钢水的容器)流入中间包,再由中间包的出水口进入结晶器。钢水经过结晶形成钢锭后,才会走出连铸平台。
“光连铸平台这么一个大铁箱就投资了3000多万元,整个连铸工艺投资超过3.8亿元!”杨辉说。
而在炼钢一厂,生产钢锭的过程则完全不同。车间内布满了一个个方形的钢锭模具。钢水进入中间包后,通过管道从底下注入模具中,待其冷却后,卸下模具,钢锭就成型了。
“铸造钢锭的过程中,模铸需要加热两次,连铸则只需加热一次。”他说。不仅如此,很明显地可以看出,连铸平台生产的钢锭光滑而规整;而模铸生产的钢锭则表面粗糙,而且钢锭两头都是圆鼓鼓的,显然需要经过更多的切割。
连铸工艺只是该公司通过“炼钢技术改造”实行节能降耗的一项重要内容。
数 据
“实施了投资超过3.8亿元的连铸工艺,能够降低单位产品能耗约5%。”杨辉看到记者疑惑的眼神,又补充解释说,节能降耗起点低的时候,可以用较低成本取得明显效果,但越往后就越难、成本也越大。“这个5%就像是考试成绩从94分向99分进军一样。”他说。
据悉,目前我国对于特钢企业有一项强制性标准,要求电炉工序的吨钢能耗必须小于等于171公斤标煤。而“永兴特钢”此前的吨钢能耗不到85公斤标煤,还不到国家强制标准的一半;实施了炼钢技术改造后,“永兴特钢”的吨钢能耗进一步降到了80公斤标煤。
还有一个更为精确的数字,1至3季度,公司万元产值能耗仅0.0477吨标煤!说起这个数字,杨辉十分骄傲地说,这个数字不仅在钢铁行业、乃至整个制造业领域都是领先的。
这就是永兴特钢对于节能降耗的追求!
目前,永兴特钢吨钢水耗从原来的3吨降至2.2吨,其中炼钢过程中的吨钢水耗仅0.8吨;管坯和线材的综合成材率分别从90%和87%提高到97%和96%;水循环效率达97%;所有炉渣等固废100%回收等。
“这些数据说到底其实就是一句话:能源和资源消耗降低了,产品质量却提高了。”杨辉说。
历 程
这一系列数据实属来之不易。
永兴特钢自建立以来就一直在想方设法推进节能降耗。“能源和资源消耗是企业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成本就必须降低。积跬步,才能至千里;我们公司一直很注重压缩各类成本,这也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件之一。”公司董事长高兴江如是说。
2000年时,永兴特钢电炉的吨钢电耗约700千瓦时,到2003年已降至约500千瓦时,而到2006年则进一步降至430千瓦时!由此可清晰地看到永兴特钢节能降耗的进程。
但永兴特钢并未就此止步,2007年,公司着手实施炼钢技术改造项目。
为实施炼钢技术改造,公司从卢森堡引进了核心技术,实施连铸工艺,前后历时两年,直至今年投入运行;此外,还实施了超高功率电炉取代普通功率电炉、对传送设备进行高压变频或直流调速改造、对输电过程进行SVC静态无功补偿以提高电能效率、对用水实行“以新补净、以净补浊”的“串接用水”模式以提高水循环效率等。
如今,公司电炉的吨钢电耗已降至400千瓦时左右,吨钢水耗则从3吨降至2.2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