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湖畔蟹正肥,蟹农脸上笑开颜。正值一年一度的河蟹销售旺季,我县的130多名河蟹养殖户“忙并快乐着”,他们马不停蹄地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长兴河蟹销往市场,送上寻常百姓的餐桌。河蟹,这支我县水产养殖、销售领域的主力军,在今秋农副产品市场上叱咤风云。
河蟹是我县水产领域的一名“外来户”,80年代初,县农业局从崇明岛采购天然蟹苗在漾荡、河流中放流增殖,90年代后期河蟹养殖突破了池塘养殖技术,开始在长兴大规模推广开来。多年来,在政府的政策推动下,通过合理的土地流转,伴随养殖效益的不断凸显,我县河蟹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县农业局党委委员聂式忠告诉记者:“今年河蟹精养面积已经达到了12000亩左右,较去年同比增加了50%。”而河蟹养殖主要分布在洪桥、泗安、吴山、龙山街道等地,河蟹养殖大镇洪桥镇占到8000亩。
吴山乡村民雷雨庭在洪桥镇拥有100亩的河蟹养殖基地,凭借专业技术和多年的养殖经验,今年他的河蟹每亩产量达到了80~90公斤,每亩收入在5000元以上。像雷雨庭这样的养殖户还有很多,我县河蟹亩产量平均已达到了50~60公斤左右,最高的每亩收入破万元。
河蟹品质、产量的提高取决于养殖技术的提高,据县农业局工作人员介绍,依托县效益农业扶持政策,政府给予每亩河蟹1200元的扶持,用于养殖设施的标准化改造,为河蟹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县农业局积极邀请专家给养殖户们实地授课,组织大家外出参观考察,以此提高蟹农养殖技术。通过不断探索,我县已经形成了一套符合本地实际、切实有效的河蟹池塘养殖模式。
目前我县已拥有漾荡、凤辉、夹浦、清波漾等8个河蟹注册商标,其中“漾荡牌”河蟹先后获得浙江省名牌产品、浙江省著名商标、2010年省渔博会金奖产品等“金名片”,长兴本土河蟹的品牌越打越响。今年10月,我县成立了西太湖河蟹行业协会,旨在通过专业平台对先进技术和经营方式进行推广,开展交流和技术协作;我县第一家河蟹专卖店也已正式开张营业,对蟹产品进行统一包装、统一价格、统一品牌,帮助蟹农抱团打出品牌。
秋风起,蟹脚痒。长兴的“螃蟹大军”摩拳擦掌,摆开阵势,依托良好的品质和营销策略,这些本土河蟹定能领跑今秋的水产市场,帮助广大蟹农真正实现增收致富。